朝阳市研究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1+7+3”改革方案,其中,“1”是全市总体改革方案;“7”是7个县(市)区改革方案;“3”是3个专项改革方案。经朝阳市委十届十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目前已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该市将以前所未有的改革举措、改革决心、改革力度努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市。【详细】
11月17日,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直机关工委、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共同召开推动全省广大公务员践行服务宗旨,开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视频会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治原出席会议并讲话。【详细】
朝阳市研究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1+7+3”改革方案,其中,“1”是全市总体改革方案;“7”是7个县(市)区改革方案;“3”是3个专项改革方案。经朝阳市委十届十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目前已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该市将以前所未有的改革举措、改革决心、改革力度努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市。【详细】
以前,弓长岭区市民办理机动车补换证等业务要到辽阳市内车管所办理,来回车程70多公里。现在,这些业务在辖区派出所就能即时办理。 这只是辽阳市公安局为群众提供最方便办事流程的一个缩影。如今,像这样一个个小小的改变,给百姓带来了大大的方便:11项车驾管服务权限下放到各地派出所、免除补办户口簿工本费、免除养犬管理费、降低收取驾驶员满分超期考试费……都是“小事”,却处处暖心。【详细】
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朝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振兴发展的突破口和龙头,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方案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企业反映的办事流程烦琐、要件多、事项多、环节多、时间长等问题,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入手,安排5个县区和市自然资源局进行探索实践;针对群众反映“一网一门”和公安便民服务问题,安排2个县区和市公安局创新便民服务体制机制。【详细】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政法机关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议上,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共同发布《关于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涉部分经济类犯罪办案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办案指引》),进一步明确了政法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应当共同遵照执行的工作原则。【详细】
“辽宁的营商环境建设,最重要的切入点就是改革。省营商局首先要从自身职能出发,做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者。当前,数字政府建设是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的一个重要抓手和载体,省营商局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挥好统筹、协调和服务的作用。”周轶赢说。【详细】
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日前,省直机关工委决定全方位开展“‘营商环境就是我们自己’省直机关在行动”工作,全面落实省委有关部署要求,引导省直机关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走在前、作表率。【详细】
日前,朝阳市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向各级领导干部、企业家代表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7个县(市)区特色方案和3个专项方案,即“1+7+3”改革方案。以此次会议为标志,朝阳市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全面启动,通过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制度,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证通办、一网通办”,实现利企便民再提速。【详细】
日前,我省制定了《省民政厅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出台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制度举措,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简化优化审核确认程序,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这是记者昨日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的。【详细】
甘井子区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去年“优化营商环境12条措施”基础上,今年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围绕“简化环节、降低成本、压缩时限、流程再造”,重点从开办企业、政务服务、市场监管和包容普惠创新等九方面提出36条具体举措,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详细】
为从更专业、更科学、更量化、更公正的视角查找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发力点,鞍山市聘请“毕马威”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按照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市营商环境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把脉问诊”,并据此照单“抓药就医”,从解决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等方面涉及的问题着手,积极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详细】
日前,阜新市纪委监委会同市营商局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处置110”快速反应工作机制,确保市场主体合理、合法诉求得到及时受理和处理,做到问题线索事事有结果、件件有交代。【详细】
日前,以民营经济活跃闻名的营口大石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10条创新性、突破性的“硬核”举措引发投资者、企业家热议和好评。【详细】
11月2日,海城市中小镇岳家村的海城市利丰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赶订单,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多亏镇里及时协调,帮企业贷款700万元,让我们顺利渡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难关。”谈起公司的经营情况,利丰饲料总经理李伟对当地党委政府充满感激之情。【详细】
近日,沈阳市总工会出台15项措施,助力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这15项措施涉及营造社会氛围、打造发展要素、提升办事便利度等多个方面。在营造社会氛围上,沈阳市总工会将通过集中培训、报告会、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促进全市工会干部全面掌握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求。【详细】
10月27日,经过集思广益、反复研究论证,沈阳市浑南区优化营商环境“4+1”文件正式对外发布。文件围绕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五个方面,推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并在全区深入开展专项主题活动,打出一套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持续优化的组合拳,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详细】
“盘锦的营商环境坚定了我们的投资信心!”“盘锦高效和严谨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印象!”金秋时节,记者在盘锦企业采访,常常能听见客商们由衷的称赞。紧紧围绕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盘锦市不断用“硬措施”提升发展“软实力”,以强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系列改革为引领,高效率解决营商环境的难点问题。【详细】
沈阳市总工会面向全市职工开展征集“优化营商环境金点子”活动,征集内容包括对政务、市场、开放、要素、社会、设施、法治、创新等八大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详细】
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全面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为和平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详细】
鞍山市将解决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当作制度创新的机遇,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大刀阔斧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环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详细】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和群众最有发言权。企业家就像是候鸟,哪里营商环境好,哪里有商机,就在哪里停,就在哪里生长。“应办尽办”“说办就办”“一次办成”的高效政务环境,态度热情、服务规范、流程简单的暖心服务环境,办事不用走“后门”不用求人的公平法治环境……这些都是企业家所期盼和乐见的。【详细】
“自己费力了,群众和企业就省心了;自己麻烦了,群众和企业就痛快了。对该办能办的事情痛痛快快去办,上午能办的不拖到下午,今天能办的不等到明天。”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从“旁观者”到“当事人”,从“局外人”到“局中人”,只需向前跨进一步,关键就是把优化营商环境当成“我的责任”,把为群众、企业办事当成“我的荣光”,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养成思想自觉,形成行为习惯,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详细】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宜居宜业的生态建设不是一役之功。只有全省上下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全面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让各类人才如鸟归林、如鱼得水,向辽宁集聚、在辽宁扎根。【详细】
近年来,辽宁省持续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打造适合企业成长的生态,就是为发展孕育活力,为企业减轻羁绊,就是为振兴添加不竭动力。唯有先打造成本洼地,才能筑起投资高地,让辽宁逐步走上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详细】
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位置,省委明确提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努力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详细】
办事方便,就是让群众、企业办事感到便捷、高效、痛快,不用求人就能办成事。只要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人民服务的认识问题,带着感情、带着“温度”,与企业、群众一起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就一定能以高水平制度创新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详细】
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上去了;再难的事,做着做着也就顺了。人人都保持一股子不服输的干劲、拼劲、韧劲,汇聚起来,就是一个自强自信的辽宁,就是一个当下有为、未来可期的辽宁。【详细】
各级领导干部要练就过硬本领,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永葆斗争精神,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以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地,辽沈大地就将呈现全面振兴的宏大场景。【详细】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局外人”,要从每个人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作风、更具体的行动为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贡献一份力量。【详细】
为人民服务是宗旨、是责任、是行动。我们要在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中分享办事方便、办事痛快带给群众的快乐,体会为民办事、体现价值带给我们的愉悦,在与群众“有温度”“接地气”的交流互动中,密切和深化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并一以贯之、乐此不疲。【详细】
帮企业“克难”就是为经济“蓄能”,给企业“减负”就是给发展“加分”。坚决破除一切制约辽宁振兴发展的思想阻隔和制度羁绊,让制度创新贯穿于辽宁振兴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必将使更多人才和资本汇聚辽宁,带动全省经济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详细】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将“小我”融入“大我”,人人、时时、处处都展现出真抓实干的生动画面,就一定能开创振兴发展的宏大场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