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本溪
本溪建成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15家,覆盖14个街道

2025-07-17 06:21:54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市民在泉涌社区食堂挑选早餐。特约记者 林林 摄

兴隆社区大食堂的工作人员在分餐。记者 许蔚冰 摄

立信社区食堂在销售熟食。特约记者 林林 摄

  引子

  晨光穿透薄雾,当7月14日第一缕阳光轻抚本溪市平山区泉涌社区食堂的招牌时,清晨6点的厨房已漫出饭香。60岁的吕玉朵缓步走到食堂门前,目光穿过玻璃门凝望后厨:蒸腾的乳白色雾气裹挟着小米粥的醇厚甜香扑面而来,案板上酸菜馅包子层层码放,她不禁点头赞叹:“这小米粥熬得真稠,酸菜包子的馅儿也挺足。”

  在她身后,十多位银发老人陆续聚拢,队伍里传出家长里短的谈笑声。此刻,经理鲍欣正将刚出锅的馒头、花卷装入保温箱,金黄油条与高粱米粥的香气交织成温暖的晨曲。这座刚运营一个多月的食堂覆盖5个社区,承载着3000余名老人的“舌尖期盼”。

  明厨亮灶 引入智能管理

  步入食堂,窗明几净,暖色调的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悬挂着“敬老爱老”的宣传画和一周营养食谱公示栏。无障碍通道、防滑地板、带扶手的座椅等适老化细节随处可见。几位腿脚不便的老人,通过志愿者的搀扶或使用助行器,也能轻松找到座位。

  “早餐3元吃饱,5元吃好,午晚餐13元无限续盘,美味管够”是泉涌社区食堂打出的标语,这家可容纳80人同时就餐的社区大食堂通过整合市场资源,依托专业化食材供应链,与本地农户、优质食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提供早中晚三餐,30多种菜品随意吃,将实惠直接传递给居民;同时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为忙碌的上班族、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便利,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菜品结构,精准满足居民口味需求,支持线上订餐、送餐上门服务,既解决居民“舌尖上的难题”,又搭建起邻里交流互动的温馨平台。

  鲍欣介绍,这套智能系统不仅能分析点餐偏好,还能实时监控库存、优化采购计划,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了食材的新鲜度和供应的稳定性。“后厨的‘明厨亮灶’监控也接入了系统,让居民吃得明白、放心。”他补充道,食堂还建立了严格的食材溯源和快检制度,每日菜品留样,守护着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食堂通过打造开放式交流空间,接下来将定期举办“邻里节”“美食分享会”等公益活动,将餐桌转化为情感联结的纽带,打破现代社区的“陌生化”困境,促进邻里互助、代际融合。就在上周,食堂成功举办了首场“记忆中的味道”美食分享会。75岁的张大爷带来了家传的酸菜白肉秘方,与厨师和邻居们切磋;几位年轻妈妈则分享了孩子爱吃的营养点心做法。现场笑声不断,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里,流淌着浓浓的邻里情。

  盘活资源 完善助餐服务

  更值得关注的是,社区大食堂还承担着公益培训职能,邀请营养师开展健康饮食讲座,组织烹饪技能教学,提升居民的健康管理意识和生活技能。这种“服务+公益”的模式,既盘活了社区闲置资源,又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社区大食堂真正成为传递社会温暖、凝聚公益力量的民生阵地。

  社区食堂是本溪市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的有力举措,全市抓住百姓食堂这个基层服务的重要支点,精准对接辖区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需求,不断优化运营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推动了“家门口”的便捷、可及、温暖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覆盖14个街道的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15家,可覆盖服务60周岁及以上老人近1000人次。今年年底,将实现全市街道层面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覆盖率100%。

  对于泉涌社区里86岁独居的王桂兰来说,社区食堂的意义远不止一顿热饭。“以前一个人做饭,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嫌麻烦。现在好了,走几步路就到食堂,花样多还便宜,和老姐妹们边吃边聊,日子都有滋味多了。”王桂兰的话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

  自2024年年底开始,本溪市印发《本溪市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市探索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其中强调要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同时支持多种形式的助餐服务,并探索开展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全市正以百姓食堂为支点,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畅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延伸链条 发展多元模式

  《方案》还特别鼓励“社区食堂+”模式的发展。例如,鼓励有条件的食堂延伸服务链条,探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为有特殊饮食需求的老人提供个性化营养配餐;支持食堂在非就餐时段,作为社区阅览室、棋牌活动室或老年课堂使用,最大化利用空间资源,使其成为全天候的社区活动中心。目前,已有部分示范点在尝试这种复合型运营,效果初显。

  在南芬区龙湾小区和仕和园小区,社区把物业的闲置房产进行整合,改造为“老年社区食堂”,以集中供餐的模式,为周边老人提供餐食服务,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社区志愿者引入上门配送模式。

  立信社区食堂采用“钢地联合”的经营模式,由本钢新事业公司统一管理。桥头社区食堂采用“政府主导、社区承办、第三方运营”的模式,清荣社区食堂采取“社区食堂+政府助力+中央厨房配送”的方式,引入专业的餐饮管理团队负责餐食配送运营。

  平山区永丰社区与专业餐饮企业合作,建立标准化配餐中心,每日根据老人健康档案定制低盐、低脂餐食,由志愿者送餐上门。

  明山区民建社区食堂则制定了不同价格标准的餐食方案,规定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两荤两素10元/餐,全素8元/餐的优惠。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本溪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49万,占总人口的35.83%,老龄化程度在全省14个地级市中位居前列。社区食堂的推广只是本溪市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制度的缩影。全市目前正加快推动高质量养老服务建设,建立跨部门、跨机构的养老服务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整合老年人相关数据,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的服务数据,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将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信息管理、服务需求、数据分析等。通过数据分析,为政府决策和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展望未来,本溪市养老服务部门负责人表示,全市的养老服务将与社区食堂等实体服务点深度结合,可根据老人的健康档案和订餐记录,提出饮食合理搭配的建议;送餐员在送餐同时,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安全巡查,异常信息即时反馈至家属;食堂的运营数据也将为政府部门优化布局、调整补贴政策提供精准依据。本溪市的多元助餐模式正勾勒出“温情守护”的本溪养老新图景,让“一餐热饭”的故事保证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家门口吃出幸福滋味。

  (辽宁日报记者 许蔚冰)

责任编辑:张刚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