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10月31日,总台大型融媒体行动《平安中国2025——全民普法40周年》走进全国普法发源地——辽宁本溪,通过10个小时的移动直播,全景展现法治辽宁建设的创新实践和生动故事;大小屏同步直播的专题片则通过基层一线司法工作者的亲身经历,铺陈了一幅我国40年来波澜壮阔的全民普法画卷。

溯源·传承:普法发源地的历史回响
全国普法依法治市发源地史料展示馆内,陈列着1981年以来珍贵的历史照片、普法手册、老报纸等,生动再现了本溪在全国率先开展“一五”普法教育的历史场景。馆内的“法治传承墙”上镌刻着从“一五”普法到“八五”普法的各个关键节点,四十年间,法治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培育出“全民尊法、全民守法”的参天大树。



创新·科技:智慧法治的生动实践
本溪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构建“四区五中心”智慧戒毒体系,通过应急指挥中心与AI心理危机识别系统实现戒毒人员动态精准管控,自主研发的智能平台让执法业务全流程智能化办理。

桓仁满族自治县公安局旅游景区女子警察大队作为“移动普法站”为路过的游客答疑解惑提供法律服务;“映山红”普法志愿服务队410名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点单式”普法活动,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探索·守护:法治实践的多元表达
本溪湖工业遗产群公益诉讼案中的检察官们通过“检察建议+公开听证”等多种手段,推动第三洗煤楼修缮保护,既守护城市工业记忆,又形成可复制的文物法治保护样本。

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中心学校创新“模拟法庭+法治版画”的普法课堂,学生亲手刻制《宪法在我心》版画作品,在游园互动中提升法治意识,“五法同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助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深入。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支撑
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建成全省首个卷宗流转“中间库”,实现诉讼材料“一次提交、全程共享”,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约15天。

沈阳市市场监管局“无事不扰”大数据监管模式通过企业信用画像精准定位监管对象,对诚信企业减少年检查频次。

本溪市公安局构建民意感知中心和“7110便企热线”闭环机制,解决企业诉求,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成为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上世纪80年代初,辽宁省本溪市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的经验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85年11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由中宣部、司法部起草的《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规划;1985年11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普法开始,从“一五”普法到“八五”普法 ,全民普法工作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蓬勃发展,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民法治素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从“尊法学法”到“守法用法”,让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切都离不开“全民普法”。2025年9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