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东北大地进入了收获的季节。在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8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套种”示范田里,金黄色的玉米颗粒饱满,一串串豆荚缀满枝头。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十年九旱。以往,官营子村农户们的传统种植品种就是玉米,辛勤耕种一年,但收入却不高。
为了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官营子村推出了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模式。通过村党总支牵头,将全村零散耕地整合流转。整合后的土地不仅方便了大型农机具作业,同时也为引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套种”这种精细化、高投入、高产出的种植方式创造了条件。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套种”这种种植方式,每亩地玉米和大豆的比例为4:6。这种布局能够充分形成“边行效应”,使两种作物在通风、透光、养分利用方面实现互补,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强了抗倒伏能力。

收成的增加,坚定了村干部和村民们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套种”这种种植方法的信心。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副镇长韩英夫表示,“我们也是希望在2026年,积极和农业农村局做对接,争取更多的玉米大豆套种面积在我镇进行实施。”
记者:赵泳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