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支撑辽西地区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省农科院经作所专家团队依托“辽西地区特色中药材生态种植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在阜新市彰武县成功推广林药间作模式。
彰武县沙化土地较多,传统种植模式往往难以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制约了当地发展。省农科院经作所专家团队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提出苍术与杨树、樟子松、五角枫等树种搭配的间作方案。杨树、樟子松等林木根系深、固沙能力强,能有效防风固土,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而苍术喜阴耐湿,林下遮荫环境和湿润土壤正好适宜其生长,由此形成“以林护药、以药促收”的良性循环。

工作人员正忙着林下种植药材。
林药间作模式实施后成效明显,林下土地利用率从原来不足30%提高到70%以上,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苍术种植为农户每亩地额外增收超过2000元,待林木成材后还可获得长期收益,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彰武县林药间作区已形成规模化种植格局,直接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成为林药间作政策在地方成功实践的典型范例。此外,省农科院省经作所持续开展“科技入企”“服务入户”工作,支持企业发展绿色中药材种植,推进GAP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辽宁日报记者 胡海林)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