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经济民生
辽宁:以场景创新为牵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

2025-07-15 19:10:47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省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是什么样,具体有哪些应用场景,未来将如何促进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

  发展现状

  我省目前已经形成较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和创新资源,培育一批领军科技企业,拥有一批优势高校院所,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引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特别是在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我省传统优势产业领域,人工智能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当前,我省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地区,其他城市相关产业多数集中在场景应用方面。沈阳市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形成人工智能赋能“2+3+N”产业(行业)体系。大连市积极推动化工大模型等助力行业范式变革,逐步形成以大连高新区技术策源、金普新区场景应用为产业集聚重点区域的发展格局。鞍山、丹东、锦州、营口等地主要围绕地方特色产业推进人工智能在钢铁、矿山、政务、能源等领域的垂直应用。

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远景目标

  到2027年底,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基本形成,实现5000P以上算力规模;攻克关键技术100项以上;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00家以上,培育5家以上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8个主导产业集群;力争培育5个以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垂直行业大模型;创建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打造10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场景,发布200个以上融合示范案例。

  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我省提出优化算力支撑底座、加强算网协同规划、夯实数据要素基础、推动大模型加速发展4项措施。重点提出引导沈阳、大连、辽西等地区算力中心集约化建设,打造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一批行业数据集,支撑数据要素流通与价值释放,鼓励通用大模型发展,推动重点领域内垂直大模型技术发展等。

  围绕加强基础研究,提出开展前沿技术探索、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建设科创平台基地3项措施。提出对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开展研究突破,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围绕具身智能等领域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进国产化适配进程,培育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等。

  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方面,提出赋能产业发展、赋能公共服务、赋能商旅消费、赋能社会治理、赋能全域全行业等5项措施,分别围绕制造、农业、科技、教育、医疗、交通、消费、文旅、政务、城市、环保、安全共12个重点领域,由各行业主管厅局牵头本领域“人工智能+”赋能工作,并出台具体行动方案。

  在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方面,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链“建强补延”、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培优育强经营主体等4项措施。提出围绕全省22个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加快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沈阳、大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各地市围绕优势产业加快开展人工智能赋能行动等。

  同时,围绕构建优质产业生态,提出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优化政策服务支持、创新投资融资模式、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强化安全赋能监管等5项措施。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优化审批服务,加强项目规划、立项、用地、用能、环境等要素保障,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级各类政策资金,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征集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

  大连: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生活

人工智能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生活。

  大连人工智能的“硬实力”,正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生活。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水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等36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成为技术攻坚主场;大连在双目视觉识别、水下灵活抓取、精准力度控制等领域实现国内领先;东软智行、中科创达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达到准L3级别,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铁岭智能工厂“加数跑”

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在铁岭开原市的辽宁华原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车间内设备联网、数据交互,生产管控更“智慧”;产线上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焊缝质量一次合格率达到100%……这座集智能化产品、制造、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工厂,正以转型“加数跑”,实现发展“节节高”。

  人工智能介入红山文化研究

人工智能介入红山文化研究。

  距今五六千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红山人长什么样?他们到底以什么为食?他们居住的房子什么样?中国历史时间轴线上的最早“古国”到底什么模样……随着“人工智能+红山文化研究”合作项目日前正式启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将借助数字技术手段立体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朝阳车驾管业务实现人工智能“主动办”

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平台处理车驾管业务。

  朝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朝阳交警智能提醒平台”,自动识别临期或逾期的机动车及驾驶人数据信息,通过“智能机器人”拨打符合条件的车主及驾驶人电话。在确认车主或驾驶人身份后,主动提醒其办理临期或逾期车驾管业务,或提示选择车管所代办相关业务。在获得车主或驾驶人许可后,由车管所工作人员完成相关业务办理。

  兴城泳装搭上人工智能快车

泳装设计师陆莹利用AI设计泳装。

  只需轻点鼠标,仅1分钟的时间,人工智能软件就能将兴城市子玉服饰有限公司新设计的泳装“穿”到模特身上。这样的场景尽管半年来已经重复了无数次,但设计师苏鹏还是感叹着说:“你能想象吗,以往这是一个团队半个月的工作量,现在人工智能几分钟就干完了。”目前,兴城市已经有800多家泳装企业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软件,人工智能已经深度参与到泳装的设计研发环节中。

  依托辽宁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我省将促进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力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培育壮大产业主体,拓展优化应用生态,以场景创新为牵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

  (辽宁日报记者 李小杏)

责任编辑:钱炳达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