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经济民生
砥砺奋进的“十四五”丨辽宁:养老变享老 温暖“夕阳红”

2025-10-22 21:52:44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养老院里,00后的养老护理员带着老人们一起聊天、游戏;社区里,老年人做手工、写书法、当志愿者;舞台上,老年人展示了唱歌、跳舞等新风采……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是我省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生动写照。

  在沈阳市康养服务中心,82岁的老人刘润田,经过老年人能力评估为重度失能,获得了养老服务补贴800元。“原先每月4000元,有了补贴,只需自付3200元,给孩子减轻了经济负担。”老人表示,政策越来越贴心。

  失能老人照护是养老的难点。今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作为全国七个试点地区之一,沈阳市首次将覆盖范围拓展至在沈居住的全体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群体,不分户籍和经济困难程度。

  截至9月底,已有13551张电子消费券被领取,使用8187张,核销金额462万元。入住养老机构,“六助”服务,康复护理、日间托养等专业服务……补贴项目覆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全领域,老年人多元的需求都被纳入补贴范围,切实让老年人得实惠。

  中午时分,大连市金普新区金石滩街道金宁社区的社区食堂里,自助餐台+小碗菜窗口,10余种热菜在保温灯下泛着光泽,多种主食列队等候挑选,13元就能实现 “美食自由”的定价,让日均300位老人在这里找到“舌尖归属感”。

  同样是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富岭村社区食堂里,村民们正围着“1 元主食自助”台挑选馒头和粥品。这个村集体自营食堂由村两委牵头打造,推出“3 元一饭一菜”“小碗菜按需选购”等贴合农村消费水平的服务,成为周边5个村屯老年人的“共享餐桌”。78岁的独居老人赵奶奶说:“在这里吃饭不冷清,吃完饭还能和老姐妹唠唠嗑,比家里热闹多了。”

  农村老人过日子节俭,太贵了舍不得吃。社区食堂通过村集体场地免租金、党员志愿者义务帮厨、本地农户直供蔬菜等方式,把单餐价格压到老人能接受的范围,同时通过承接周边企业团餐、向村民开放农忙时节送餐到果园、大棚等市场化手段实现微利运营。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十四五”期间,我省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机构。目前,老年助餐日均服务3.2万人次,让老年人家门口吃上热乎合口、经济实惠的饭菜,也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我省还将进一步推进拓展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科学布局老年助餐服务,培育优质品牌,加强服务监管,使每个助餐点位都能持续发挥社会效益。

  一直以来,为卧床的母亲洗澡,都是盘锦的张女士遇到的大难题。直到不久前,她了解到盘锦市民政局发布的《盘锦市居家养老服务推广目录》,并迅速从中找到了能够提供专门上门助浴的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细心更令她欣喜。

  针对居家养老这一主流养老模式,盘锦市创新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推广目录,以保障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权益。为方便查询和了解服务机构相关服务详情,盘锦市民政局通过公众号设置了“居家养老”专栏,详细地介绍了服务机构、服务区域、服务价格和服务内容。

  一份目录,让张女士放下了心中重担,为家庭解了忧,也有效搭建起了需求方与服务方的对接桥梁,实现了市民与企业的“双赢”。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病理是什么、异常行为咋应对、如何对老人进行感知觉训练……这几天,年轻的养老护理员王冠玉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照护知识。

  这是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和省民政厅专门针对认知障碍老年人养老护理举办骨干人才培训班。“授课老师水平高,有理论讲解、案例复盘、模拟演练,专业知识都深深印在头脑里了。培训后还有模拟竞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干好养老护理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王冠玉告诉记者。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我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开展养老骨干人才和家庭照护者培训等,为养老服务提供人才支撑。

  一项项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让“养老”变“享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辽宁日报记者 关艳玲)

责任编辑:钱炳达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