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本网原创
鸭绿江大桥巡守员守护国门铁道线70余年 确保设备安全无闪失

2021-09-17 18:13:17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郑阳)9月16日,“发现最美铁路·重温东北红色历史”发现团跟随沈阳铁路局丹东工务段丹东桥隧车间职工走上了横跨鸭绿江的中朝友谊桥(又名鸭绿江大桥),体验铁路职工巡守、检修大桥的日常工作。大桥钢梁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留下的弹洞依旧触目惊心,而铁路人在70余年间确保大桥在设备安全上没有任何闪失的事迹更令人震撼。

  


  中朝友谊桥位于沈丹铁路丹东至朝鲜新义州国境间。该桥是中朝两国国境共管桥,担当两国铁路客货运输任务,是中朝两国的主要运输通道。中朝友谊桥于1940年开始动工修建,桥墩基础为沉井基础,1943年正式通车。全长946.206米,中国负责维修569.9米。该桥原为双线铁路桥梁,在抗美援朝时期,曾遭受美国飞机的轰炸,各种弹痕、弹孔较多。1981年在该桥的上游侧,在钢梁上铺设预制混凝土板,上面铺设沥青路面,改成公路桥,从此,鸭绿江大桥变成公铁并行的桥梁。

  负责中朝友谊桥日常养护维修的人员是丹东工务段丹东桥隧车间丹东桥隧工区的21名职工。工区日常负责桥梁巡守和对桥梁钢梁油漆、桥面零配件的保养和失效木桥枕的更换,并且每年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整修和摊铺,确保铁路行车和公路过境车辆安全。

  工区职工中,有几位已经从事养护维修桥梁工作长达20余年的老职工,车如平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从1993年至今,车如平与这座桥有着28年的感情,职工都亲切地称他为“国门桥隧工匠”。车如平常说,这里是国门,不能有一点的疏漏,要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确保这座国门大桥的运输安全。他在工作中,对标准的定义就是一丝不苟;对安全的定义就是严谨细致。所有的工作,他都要用“工匠”精神去对待。在制作桥枕的过程中,所有的桥枕制作完成后,都需要经过他的验收才能上桥使用,1毫米的距离都不能差,差1毫米都不行,这就是车如平守护中朝友谊桥的安全态度。

  


  在这个工区,有一个由3人组成的巡守组,他们的工作就是对鸭绿江大桥线路设备进行不间断的巡检,1622根枕木,3244根螺栓,7个墩台……都记在他们的心里,刻在他们的脑海中,他们也被称为国境线上的“把关人”。在每一次桥梁巡检过程中,巡守员们都要“上天入江”的将桥梁设备检查一遍,桥上的每一处设备他们都了如指掌。一座桥、两条路、一个人,就是对江桥巡守员工作场景的真实写照。

  在江桥上往返一次巡检的路程大概2.5公里,每天要巡检至少5次以上,一天算下来需要走行至少12.5公里。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自打设立江桥巡守员岗位以来,70余年间,一代代的巡守人用他们执着的坚守,守护着中朝友谊桥的运输畅通。


责任编辑:王海涛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