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本网原创
政协委员讲“辽宁故事”|姚彦林:用脚步丈量农业科技之路

2021-10-25 09:20:47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省政协委员姚彦林(九三学社界别组)

  省政协委员、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姚彦林

  天没亮就赶去开展科技服务,摸着黑回来撰写论文,这是省政协委员姚彦林的工作常态。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他的口头禅是“我们的战场在田间地头”。担任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三年多,他组织成立10支科技服务团队,与全市60余个乡镇建立联系,落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20余万亩,累计完成推广新品种76个,新技术37项。疫情期间,又探索实施“空中科技服务,线上助力春耕备耕”模式,组织专家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建立科技服务微信群40余个,受众面达20000余人。

  正是由于长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姚彦林的科学研究都非常契合实际需要。在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后,他发现必须建立种质资源库,打造全国一流的农作物品种测试中心。于是开始积极推进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利用与保护,全力争取项目资金,改造、完善现有400多平方米的恒温库,建设辽西地区一流的种质资源库。他还十分重视种子保护和测试能力。作为辽宁省唯一一家负责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机构,院里所属的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锦州分中心的测试能力、测试数量逐年增高,今年完成的测试任务比三年前翻了一倍。锦州市国家区域农作物品种测试评估站项目,获得国家投资2053万元,目前已开始施工,建成后可满足东华北区域主要农作物的DUS测试需求,使我省植物新品种测试条件与技术实力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科研人员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效率。2018年,刚上任的姚彦林到南繁基地看望一线科研人员,发现大伙儿挤在简易的竹棚,睡着大通铺,被蚊虫叮咬的浑身都是包……“南繁育种是加快育种进程的‘快车道’,这样的工作环境对不起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啊!”姚彦林眼圈红了,第一时间筹措资建设了有独立的卫生间、淋浴间,风干室、晾晒场、蓄水池等基础设施的彩板房。环境改善后,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他又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让和学术带头人机制,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设立科研课题79项,获国家、省、市奖项17项,发表学术论文29篇,品种审定22个,专利21项。

  迎着晨光出发,赶着月光归来。姚彦林带领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同伴们在农业科研的大路上饱含深情耕耘,把笔杆插进泥土,把人民镌刻在心上。(通讯员 洪曦)


责任编辑:陈楠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