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阜新市政协委员 王志刚(农业界别)
阜新市政协委员王志刚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十月的阜新,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收获花生的喜悦场景。“花生品种经过多次改良,品质和产量越来越好,我们的收入越来越多,小日子过得也越来越红火。”家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老河土镇西老河土村的陈春雨乐得合不拢嘴,他家6亩多的花生田今年收获了将近2000公斤的花生。市政协花生产业发展调研组和他一起分享了丰收的喜悦,和他以及更多的花生种植户聊起了阜新花生产业的未来走向。
阜新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近年来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打造新能源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为抓手加快转型发展,特别是聚焦花生产业,依托独一无二花生优良品质的自然禀赋,实施“小粒花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工程,并将其列入“十四五”规划,推进阜新花生规模化、科技化、绿色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2012年,“阜新花生”获批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以阜新为核心产区的辽宁小粒花生成功入围国家特色产业集群,是全国花生出口免检单位、全国优质花生出口基地。在阜新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市以种植乡镇为载体,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为支撑,行业产业联盟为指导,推动花生从产到销全产业链立体式发展良性发展态势。以“全国花生生产业第一镇”的老河镇为例,全镇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左右,年产花生果3.4万吨,发展花生初加工户2000户。与此同时,相关部门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花生在耐旱、增产等方面的优势,并在资金、种子、化肥等方面为花生种植户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引导花生种植户、加工户、销售大户成立花生购销专业合作社和花生产业协会等经济组织,形成了“种植+加工+购销”的产业链条。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阜新人民把小花生做成大产业,奏响花生经济奏鸣曲。2020年,阜新年加工花生米、花生油及系列产品40万吨以上,总产值超过30亿元。以“鲁花”品牌为代表的阜新花生制品畅销海内外市场。今年,以“小粒花生,绿色生产;做大产业,共谋发展”为主题的首届阜新花生节成功举办,来自花生精深加工、采购、电商、物流等行业的200余家企业、网红达人齐聚阜新,签约项目18个,签约额达82亿元。
预计2025年,阜新花生总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总产量达到50万吨,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花生产业物流交易中心和网络交易平台,打造成中国的花生产业之都。(阜新市政协选送)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