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本网原创
【大国粮仓】辽宁农民种下800亩“数字水稻” 育种到施肥全程电脑控制

2022-06-28 18:50:52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 把稻田用2米高的围栏圈起来,用暗渠智能给水灌溉,稻苗的施肥、稻田蟹的投饵全部由电脑全程监控,并可追溯……近日,记者走进辽宁沈阳房身村种植大户洪蕴来的800亩“数字水稻”田。

  “目前,两层的数字农业控制室正准备安装,暗渠也在安装智能水阀、数字开关……这些设备完成后,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打开手机就能查看每块田的水位情况,需要灌溉,一键就能打开智能水阀,水位达到标准后,阀门会自动关闭。”七星米业技术负责人高铭介绍,“数字水稻”田从育种到播种,再到施肥,全程由电脑控制。

  从种植自家几十亩的水稻到承包几千亩带动2000名农民走上致富路,从创办稻米加工厂到七星米业的红火发展,“全国十佳农民”洪蕴来在土地“文章”中再寻商机。这几年,为提高稻米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他尝试在稻田养蟹,大获成功。然而,“一田两用”让洪蕴来尝到甜头的同时,也遭受了稻田蟹看护成本高、损耗大等管理难题。

  建出一块“试验田”,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探索真正的有机种植,洪蕴来想干就干。今年一开春,新区农业部门开展的土地精细平整、铺设明暗渠等一系列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与洪蕴来的想法不谋而合。

  “以800亩的‘试验田’来测算,改造为农民省了不少钱。”高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借土地平整之机,“试验田”将原来高矮不一的小块田拓展为大块田,仅这一项就节省10%的土地资源。明渠变暗渠,不仅节省土地,减少水消耗,更节约电力20%-30%。如今自动灌溉,节省了60%的人工。“数字赋能,既可破解管理难题,还能实施更精准的绿色种植,让蟹田稻更有机、更健康。”洪蕴来说。

责任编辑:张刚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