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 牛玥)7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田富祥介绍全省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暨辽宁省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情况,省档案馆副馆长程大鲲、沈阳市档案馆副馆长李力钢回答记者提问。
辽宁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田富祥
近年来,全省各级档案部门采取务实举措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省档案部门归集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档案4.2万件,攻坚之年档案归集按计划推进,编写《辽宁档案资政》获省领导批示10余次。依托红色档案资源,推出红色档案编研成果50余部;举办红色主题展览,年接待参观群众5万余人次;各级档案馆与大中小学深化馆校共建,开展档案思政课等活动。抢救性开展辽宁支援三线建设档案征集工作,收集相关档案史料2万余件、采集口述视频500余人次,编制了《辽宁支援三线建设企业名录》,全面记录辽宁支援三线建设的光辉历程。依托文化经典,省档案馆编纂出版相关书籍170余种、1400余册,其中编译出版《满洲实录》等满文档案汇编24部、390册,为开展清史、边疆史和满族文化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档案支持。为民服务方面,建成“网上查档大厅”,截至2024年底,全省依法开放档案目录达1930万条,全年服务群众查档40余万人次。
辽宁省档案馆副馆长程大鲲
沈阳市档案馆副馆长李力钢
发布会上,田富祥着重介绍了辽宁省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情况。截至目前,辽宁已有9组珍贵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省档案馆7组档案入选,分别是2002年入选的唐代开元年间档案和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2003年入选的戚继光签批的申文,2015年入选的盛京内务府册档和“慰安妇”档案,2023年入选的盛京内务府稿档,2025年入选的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另外2组入选档案分别是,沈阳市档案馆在2025年入选的1911-1931年奉天地区日本侵略活动档案和朝阳市喀左县档案馆在2003年入选的图琳固英族谱档案。此外,省档案馆馆藏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相关专题档案在2010年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
这些珍贵档案,时间跨度悠远、主题特色鲜明。从历史价值看,历史最悠久的唐代开元年间档案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具有补史之阙、证史之实、存史之真的重要作用。从时代价值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入选的奉天地区日本侵略活动档案和“慰安妇”档案,以无可辩驳的第一手“实证”,揭露了日本的侵略罪行。从文化价值看,入选的“盛京内务府”系列档案、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图琳固英族谱档案,既是满蒙汉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也为考古学、民族学、人口学以及边疆史研究提供了档案史料。
下一步,辽宁将把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列入全省“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在文化保护传承和档案活化利用上下功夫,通过加强统筹管理、宣传阐释等举措,全力推动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走深走实。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