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时钟的指针,分别凝固在“9:18”“8:15”和“9:03”——这三个刻进中华民族血脉的时刻,无声诉说着十四载抗战的壮烈与荣光。8月19日上午,由中国工业博物馆与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山河铭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庄严启幕,吸引了众多市民第一时间前来缅怀历史。
无声展品 震耳回响
步入展厅,时光仿佛倒流。四条幕布垂悬而下,“侵华罪证”“奋起反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四大主题直抵人心,昭示着展览的深刻脉络与崇高追求。海量珍贵文物、历史图片与原始档案汇聚于此,以十大震撼看点全景呈现中华民族浴血抗争的史诗:
十四年烽火全景:系统展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完整抗战历程,清晰勾勒壮阔历史全貌。
日军号外罪证首曝:首次公开展出侵华日军战时发行的近百种报纸号外,揭露其战争宣传与罪行的原始铁证。
白山黑水抗联魂:集中呈现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珍贵照片、活动记录、图文档案等,展现东北军民独特斗争篇章。
国歌诞生铿锵路:系统展出国歌相关珍品,完整呈现其从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到抗战中《总动员进行曲》(1942)、《民主进行曲》(1945),直至成为新中国国歌的传奇历程。
英烈后代寄深情:众多抗战英烈后代倾情提供父辈祖辈的抗战实物、照片、书信等一手资料,注入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抗联武器见峥嵘:震撼展出东北抗联、义勇军曾使用的武器装备(如“圆环大刀”),直观感受战斗的艰辛与英勇。
国际视角证暴行:首次公开展出美国战时第一时间出版的史料(如战时画报),以第三方视角揭露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日军暴行,记录新四军发展等重大事件。
文化抗战笔作枪:重点展示《抗战文艺》《抗战戏剧》等战时杂志,呈现以罗烽、白朗、端木蕻良等辽宁作家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在流亡中以文艺抗争的感人事迹。
日军自摄罪如山:集中展示数百张揭露日本侵略罪行的关键照片,源自日军“写真贴”、相册等,以无可辩驳的影像直击历史真相。
民众自发抗日令:重点展示1937年李兆麟(化名张寿篯)与戴鸿宾联合签发的抗联《通令》原件,记录了群众曹国恩自发组建武术团体抗日事件,是凝聚民心、体现党的领导、推动全民抗战的历史宣言。
鲜活见证 泪洒展厅
开展首日,博物馆内人流如织。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孩子的父母、朝气蓬勃的学生,在展品前久久驻足。“看到这些实物,就像触摸到革命先辈滚烫的血脉。他们用命换来的和平,我们一刻也不能忘!”市民张广泉感慨地说,身旁的小孙子踮起脚尖,将小手轻轻贴在展柜玻璃上。
“这些照片让我窒息。”在揭露日军暴行的展区前,工博小志愿者家长李爽含泪驻足。美国画报上清晰记录的南京大屠杀场景令她震撼:“第三方视角的罪证更有冲击力。历史教育不能只有课本,这样的实物才是对学生最深刻的警示。”
铭记,是最好的致敬
山河不屈,精神永续。这场穿越80年烽烟的历史对话将持续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呈现。它提醒我们:伟大的抗战精神——那融入血脉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永远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8月19日起,诚邀广大市民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每周一闭馆),在“山河铭记”的壮阔图景中,回望那段山河不屈的峥嵘岁月,汲取奋进新时代的深厚力量。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