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 记者获悉,2025年三季度,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地方标准36项,涉及现代农业、林地经济、数字辽宁、碳达峰碳中和等多个方面;截至9月底,全省年内新增地方标准120项,累计达1922项。
在现代农业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6项。其中,《文冠果整形修剪技术规程》为文冠果树形培育和整形修剪提供了技术指导,通过平衡树体营养,改善文冠果大小年结实现象,提高文冠果产量。2025年,辽宁省文冠果种植面积预计达50万亩以上,通过整形修剪亩产量可增产10公斤~15公斤,全省文冠果年增产可达500万公斤以上,按均价20元/公斤计算,年增收可达1亿元以上。
在林地经济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其中,《平欧杂种榛栽培技术规程》可应用于全省大部分榛树栽培区域,经营者可参照标准技术内容进行生产实践,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标准实施后预期可提高经济效益10%以上。
在数字辽宁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7项。其中,《综合人口库数据元规范》适用于全省人口信息梳理和人口综合库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标准实施后,能够提升全省人口数据库建设规范化水平,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支撑全省数字政府应用场景建设。
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3项。其中,《零碳(近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可有效解决零碳工厂建设标准缺失问题,通过制定标准引导企业对标改造,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广绿色技术,推动产业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在工程技术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9项。其中,《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程》实施后,不仅能够缓解公路建设养护工程中沥青旧料堆放所带来的压力,而且将进一步促进沥青路面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据测算,每利用1吨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可降低工程建设成本150元~300元。
在智慧交通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总体要求》作为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实施后将实现售检票系统与外部体系的协调统一,彻底解决因设备以及软硬件技术参数的差异而带来的系统障碍、改造、重复建设等问题。
在客运安全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1项。《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技术要求》适用于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工作,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营运客车技术安全水平,强化汽车客运站源头安全管理,预防减少因营运客车故障导致的事故,可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平台经济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1项。《互联网直播运营规范》有助于推动互联网直播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有利于营造健康积极的直播行业发展环境,对于吸引投资、集聚资源,做大做强直播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在养老服务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1项。《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规范》可指导规范照护人员的服务行为,实现对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的标准化,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对失智老年人的关爱,使失智老年人群体晚年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在卫生健康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其中,《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间设计规范》能够全面提升全省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间建设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因医疗废物引发的不良事件,填补了辽宁在该领域标准空白,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标准技术支撑,
在特种设备方面,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其中,《工业锅炉节能检查规则》将确保工业锅炉持续高效运行,有效减少燃料消耗总量进而减少大气污染,标准实施后工业锅炉热效率预计可提高6%~8%,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烟尘、SO2、NOX排放。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