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毕业的“五四煤”班学生邀请优秀毕业生介绍工作经验。
百年岁月沧海桑田,百年学府风华正茂。值此东北大学建校百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沈阳日报联手东北大学共同推出“奋进百年 起航东大——东北大学百年百事系列报道”,通过对东北大学百年大事的真情回顾,全景式展现东北大学百年发展历程、百年奋斗故事。
百年百事 33 “五四煤”精神
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采矿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东北工学院众多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其他专业纷纷转到采煤专业,组成后来享誉业内的“五四煤”班。1954年4月10日,学校以院长名义发布《关于介绍五四采煤甲、乙两班学习经验的通令》,授予这两个班“学习模范班”称号,“五四煤”的经验开始在学生中推广。
“五四煤”班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东北工学院原党委书记费寿林、著名岩石专家徐小荷、东北大学第一位女博导林韵梅、技术哲学家陈昌曙等一批杰出人才。
“五四煤”班的学生不仅具有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坚强品格,更充分展现出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献身矿业的奉献精神、向阳而生的乐观精神和感恩母校的感恩精神,形成了传承至今的“五四煤”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百年百事 34 可可托海的东大人
1952年至1982年,前后共有45名东大人奔赴可可托海。他们在环境极端艰苦、作业危险、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开采矿山、钻研技术,完成选厂1号系统优先选铍、铍锂分离的实验和生产调试,开创了中国工业浮选生产绿柱石精矿的历史;与新疆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2号系统铍锂分离的工业实验,稀有金属矿石从可可托海源源不断地送往祖国各地。这两项成果共同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东大人为向“两弹一星”提供尖端原材料夜以继日地拼搏,熔铸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贾咏 岳雨
通讯员 王钰慧 张广宏
(校史资料和图片由东北大学提供)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