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东北大学1972—1976级校友捐建“一二•九园”竣工剪彩仪式在南湖校区举行。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副校长孙雷,张学良老校长长孙张居信先生,1972—1976级校友代表罗风日、邱峰、王明、于化龙出席仪式。仪式由副校长孙雷主持。
仪式开始,全体人员奏唱歌曲《五月的鲜花》,在这首由亲历“一二•九”运动的东北大学音乐教师阎述诗谱曲的抗日救亡歌曲声中,重温80多年前东大学子视死如归、英勇抗争的历史场景。
校友代表魏向前介绍了“一二•九园”的构成及意义。魏向前表示,1972—1976级校友捐建“一二•九园”展现了东北大学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突出贡献,演绎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一所大学对民族危亡时刻勇于担当的壮美诗篇,希望东北大学在“一二•九”运动中用血与火铸成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能够成为永远鼓舞和激励东大人自强不息、为国家为民族勇于担当的力量源泉。
郭海在讲话中对1972-1976级校友捐建“一二•九园”表示衷心的感谢。郭海指出,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东北大学自建校之初就确立了“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的办学初衷,东大人在“一二·九”运动中所展现的不畏暴力、英勇抗争,充分体现了东大人的爱国基因。“一二•九”运动的历史与精神对于激励东大师生、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百年校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每年都会举办“一二·九”长跑比赛、诗歌散文大赛等活动,使“一二·九”运动中的爱国精神、担当意识、家国情怀成为东大师生的价值基因。1972—1976级校友捐建“一二·九园”,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靓丽的风景线,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重要的场所。
郭海希望东大人从东大百年奋进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高质量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为服务国家战略、行业转型升级和辽宁全面振兴贡献更大担当作为。
郭海、孙雷、张居信,1972—1976级校友代表共同为“一二•九园”竣工剪彩。
据悉,20年前,七三冶备同学捐建了“一二•九”群雕,二十年来,“一二•九”群雕已经成为东北大学的标志性符号和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打卡地。在庆祝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1972—1976级校友为感恩母校的培养,自发组织,献出爱心,共为母校百年华诞献礼“五个一工程”,借以表达献给母校深深的爱,表达海内外校友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片赤子之心,弘扬东北大学爱国传统的“一二•九园”项目是其中之一。
“一二•九园”的主体由“碑石”“园门”、“群雕”、“爱国墙”和“丰碑”五部分构成,集中展现了东北大学师生在“一二•九”运动中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其中,碑石正面刻有毛泽东同志手写体的“一二•九园”园名。修复后的“一二•九”群雕巍然屹立。由立体雕塑和浮雕的游行队伍组成,人物表情庄重、昂扬,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爱国墙”按时间顺序体现了东大人参加“一二•九”运动的主要场景和事迹,展示东北大学在民族危亡时刻从学生、老师到校长对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彰显了一所大学的民族担当。“一二•九园”的最后部分“丰碑”雕刻了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延安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节选以及手稿。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