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是我国24节气中的处暑,也是立秋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之后天气渐凉,人们将从此告别“蒸笼模式”,免受酷热之苦。此时此刻,我们的秋庄稼却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悉心管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要想丰盈大国粮仓,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就必须适时进行秋管。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对被淹的农作物及时进行修复。七八月份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遭受洪涝灾害,部分村屯积水严重,农作物面临减产。此时,我们要审时度势,及时插播一些生长期短的农作物,比如萝卜、白菜等,减少灾害损失。同时,被洪水浸泡过的粮食要及时进行晾晒,防止发霉变质。
做好秋收准备,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农谚云:六月六看谷绣,七月七掐谷吃。处暑过后,秋庄稼开始进入快速成熟期,此时秋庄稼的管理不能放松,必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秋作物需要的肥料要跟上,没有足够的肥料供养,农作物丰收就会成为奢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秋收过后接着是秋种,秋种关系到明年的夏粮收成,要及时备足备好化肥、农药、种子,适时进行播种。对于农药化肥和种子,要严格进行甄别筛选,防止假农资流入市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种子、化肥、农药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绝不能马虎从事。一方面,质量监管部门要守土有责,严厉打击农资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另一方面,农民要有科学种田意识,切莫贪图便宜而误了种粮大事,得不偿失。
牢记“国之大者”,减少庄稼收割的机损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绝非小事一桩。仓廪实,天下安,民以食为天。这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作业在逐步提高,解除了农民的繁重劳动。但是,机械化作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机损率过高问题。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心系“三农”,不断创新,提升科技水平,努力降低机损率。今年战胜了洪涝灾害,农民有个好收成不容易,要有一颗爱农之心,珍惜农民劳动成果,争取做到颗粒归仓。
处暑忙,秋季管。眼下已经进入到秋粮生产的关键期。处暑之后是白露,白露正是农忙时。白露过后秋庄稼开始收割,而后开始播种明年的夏粮作物。我们要善始善终,打好秋粮生产翻身仗,不断为丰盈大国粮仓作出新贡献。
作者 李壹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