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专题报道>>2024网络中国节·中秋>>情满中秋
文物里的中秋|走进博物馆 听文物讲述“八月十五”的团圆故事

2024-09-16 20:57:10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央视网消息:这个假期,除了逛景区享金秋美景,接下来再跟随记者的镜头,到辽宁省博物馆品味文物里的中秋。

  在辽宁省博物馆明清瓷器展展厅,这款“清·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格外吸引游客们的关注。抱月瓶又叫“宝月瓶”,是明清非常流行的一种瓷器。抱月瓶的形制通常为小口、直颈,在颈的两侧有耳,最大的特色是瓶腹就像一轮圆月,所以才有“抱月”这一形象的名字。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介绍:“它的颜色很饱满、胎质很莹润、器形也很优美,我们今天看到这个抱月瓶,就能想象到古人对家庭团圆的寄予、美好的祈愿。”

  在中国古代铜镜展展厅,展出了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清代的几百面铜镜,吸引着游客驻足拍照欣赏。

  董宝厚介绍:“在唐朝的时候,就有在中秋期间大家互相馈赠镜子的习俗。其实还有一些镜子后面有很多铭文,叫铭文镜,它把这个镌刻的时间也铸上去了,尤其是其中有两面镜子写着‘中秋日造’。”

  而这款“元·长春镜”形态特殊,八边形造型,镌刻着月兔捣药等元素,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十分高超,有着平安、健康的寓意。


责任编辑:宋长春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