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全国两会期间,河北、吉林、辽宁、湖南、陕西、云南等6家省级媒体共同开展“烟火中国‘步’步生金”全媒体联动采访活动,跟着代表委员一同探寻老街焕新、特色街区繁荣背后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良策。
近日,东北新闻网专访了在辽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文博中心主任李声能,对此进行深入交流。
住辽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文博中心主任李声能
东北新闻网记者:近年来,辽宁文旅火爆出圈,特色街区成为各地游客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重要目的地。那么,辽宁在打造特色街区方面有哪些独特资源和优势?
李声能:近年来,辽宁各地充分发掘本地资源,打造特色街区新场景。沈阳中街、沈阳老北市、丹东安东老街、营口辽河老街等特色街区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辽宁城市烟火气与文化风情的热门打卡地,各地特色街区成为提升城市魅力与口碑的重要载体。辽宁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地在文化传承中孕育出独特的民俗,表现在节庆活动、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形成了融合文化的特质,这些都为特色街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东北新闻网记者:在挖掘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街区商业深入融合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李声能:特色街区浓缩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美食等多个方面,既是城市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文旅融合的重要地标。各城市可因地制宜发展人文经济,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创产业创新,开发文化体验项目,打造文化品牌活动,让历史文化在特色街区“活”起来。就辽宁而言,红山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各地可深入梳理特色文化优势,创新消费场景和文化产品,塑造具有城市辨识度的商业街区,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
东北新闻网记者:如何进一步做好特色街区的消费升级,进而更好地激发消费潜能、促进内需拉动?
李声能:激发特色街区的消费活力,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街区的品牌定位和战略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过程设计,提供优质服务、完善风险管理,实现健康的商业发展模式。辽宁特色美食丰富多样,辽菜不仅有满族菜的底色,还有鲁菜、京菜的神韵;辽宁小吃包罗万象,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也兼具包容各地饮食文化。可以举办美食体验活动,结合各地民俗文化和现代文艺活动,推出独特的演艺节目和现代科技体验,通过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的打造,让商业街区好吃好逛又好玩。
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是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之一,特色街区则是“示范地”的集中展现。相信通过持续融入文化主题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实践,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的高质量发展,特色街区将成为人文与经济相融共生载体,吸引更多游客来辽宁邂逅城市的“诗与远方”。
记者 宋长春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