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专题报道>>二十大代表风采
二十大代表风采│扎根基地十二载 潜心科研助民富——记党的二十大代表、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孙娜

2022-10-04 06:17:48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飒飒金风起,河蟹起捕时。

  位于辽河三角洲的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水环境化学实验室里,研发中心副主任孙娜正专注地对稻田水样和河蟹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从春季蟹苗投放,到秋季成蟹上市,我们全程跟踪监测。针对河蟹‘牛奶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摸索有效防治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蟹农增产增收。”孙娜说。

  作为稻田养蟹的肇始地,盘锦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85万亩,河蟹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富民产业的兴旺,离不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孙娜就是其中的一员。从大连海洋大学毕业后,她加入光合公司,坚持12年扎根农村科研一线,从事河蟹生态育种、育苗技术攻关与质量检测工作,用青春和汗水为当地河蟹养殖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苗种培育过程中,随时可能遭遇水质突变,导致蟹苗死亡。这个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成为全国河蟹苗种培育的技术瓶颈。为尽早破解该难题,孙娜昼夜奋战,白天采样检测,晚上整理分析数据,模拟各种因素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最终,她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建立起控制突变的数学模型。在她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当地从2014年起连续9年没有水质突变发生,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持续完善,产量提升30%以上,保证了市场的蟹苗供应量。

  为了能够让蟹农拿到优质苗种,孙娜主动承担起了蟹苗质量鉴定任务。她带领研究小组连续5年对河蟹育苗、蟹苗、成蟹等不同阶段进行科学监测,在全国率先制定出一套从外观检测到跟踪观察的蟹苗质量判定标准。按此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河蟹出厂合格率提高了6%,当地养殖户增收近千万元。

  2019年,当地河蟹产业遭遇“牛奶病”,广大养殖户一筹莫展。孙娜马不停蹄地开展防治课题研究,筛选、试验过的药物达几百种。3年来,她通过技术指导与药物防治,成功提升了养殖河蟹的成活率,为养殖户挽回损失400多万元。

  孙娜始终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她说:“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为乡村振兴尽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辽宁日报 记者 刘立杉)

责任编辑:冯庆洋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