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区开展“微腐败”大清扫行动以来,不仅实名举报反馈满意率高达94.4%,更是没有一件回流信访件——
惩治基层“微腐败” 增强群众获得感
大清扫 袁野绘
核心提示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今年以来,沈阳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着力打好基层“微腐败”歼灭战,把化解信访矛盾作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实行纪信联动和全员包案包片等措施,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及时查处信访背后的腐败问题。
皇姑区纪委监委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和本地区实际,以服务保障民生、加强基层治理为重点,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严肃惩治了一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有效解决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深入分析案件规律,将大数据监督手段向基层反腐败领域延伸,实现了实时监督、精准监督、全方位监督。
“微腐败”大清扫
守好村民“钱袋子”
在第一轮“微腐败”大清扫行动中,皇姑区纪委监委收到上级交办的关于陵东街道某村低价出租集体房产的信访举报件,及时交由陵东街道办事处纪工委办理,区纪委常委负责包保进行跟踪督办。
“举报件中所涉及的门市房属于村集体房产,共5000余平方米,租约从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为期三年,租金为每年55万元。”陵东街道纪工委书记佟瑞平说,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发现,手续材料看起来并无异常,但事实上55万元的年租金,远远低于当年的评估价。“而且合同的签订只经过了村两委班子口头研究,未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也未进行资产评估,在程序上存在严重违规,致使村集体房产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对外出租,给村集体造成了经济损失。”
陵东街道纪工委对包括村党总支书记肖某在内的5名村干部,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和党内警告处分。陵东街道对低价出租的房产重新进行评估,以新的评估价收缴剩余租期租金,共挽回村集体经济损失18.5万元。相关部门组织街道所属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集中培训,以案说法,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大数据监督
管好村集体资产
区纪委监委发现,在近年来涉农街道信访举报件中,关于集体资产管理的举报件占举报总量的94%。为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区纪委监委建立了“集体房产违规出租监督模型”,运用大数据手段,进一步强化对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
“我们将已出租的农村集体组织房产与已评估的房产比对,可以发现未经评估而出租农村集体组织房产的问题;将房产的出租价格和已评估的价格比对,可以发现低价出租农村集体组织房产的问题。”区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高沁雪介绍。
数说监督
皇姑区共有集体经济组织和行政村10个,区纪委监委对122条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未经评估出租疑似问题53个,低价出租疑似问题23个,目前已立案5件,处分5人,其余问题移交相关街道进行整改。
区纪委监委还将大数据监督成果与“阳光三务”工作紧密结合,督促村集体通过“阳光三务”平台公开公示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等情况,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回应群众关切
让人民监督权力
开展“微腐败”大清扫的根本目的是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诉求。残疾人权益保障一直是群众反映相对集中的重点领域。区纪委监委与区残联对接沟通,通过大数据手段,帮助残联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群众质量,更好地落实各项残疾人服务保障政策。
为了避免出现死亡人员依然领取补贴的情况发生,区残联在每项补贴发放前,都会对领取补贴人员的身份信息与死亡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筛查。“有了大数据监督作保障,能切实提高残疾人救助政策的精准落实,让我们工作也更有底气,干劲更足了。”区残联维权中心工作人员肖鑫表示。区纪委监委还建立了“残疾人免费乘车卡监督模型”,发现了以60名死亡人员信息办理或持有免费乘车卡的疑似问题线索,已督促区残联进行整改。
区纪委常委段绍军表示,下一步将打好净化政治生态“组合拳”,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持之以恒推进“阳光三务”,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公开的便利性,让人民监督权力,用扎实开展基层“微腐败”大清扫,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心萌
廉政短评
严惩“微腐败”
温暖百姓心
□孙连宇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相较于“老虎”,“蝇贪”“蚁腐”虽然不起眼,但离群众最近,对群众危害也最直接。沈阳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着力打好基层“微腐败”歼灭战,就是要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还百姓一片晴空。
皇姑区纪委监委坚决落实有关部署,将大数据监督手段向基层反腐败领域延伸,实现了实时监督、精准监督、全方位监督,有力地震慑和警醒了个别心有“小九九”的党员干部,使之慎微、慎初,严格规范行使权力。
“微腐败”看似疥癣之疾,实为溃堤蚁穴。我们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断加大对“微腐败”的惩处力度,对于损害群众利益的任何问题,不因问题小而姑息、不因违者众而放任,而要严格执纪、敢于问责,严厉惩处、雷霆问责,决不能放任自流,使之成为“大祸害”。不论是保护集体财产,还是守护百姓个人权益,坚决要把那些吃拿卡要、作风不实、优亲厚友、处事不公、虚报冒领、截留私分、以权谋私、贪污挪用等“微腐败”肃清、剔净,要把问责的板子打到实处、打到痛点、打到根本。
皇姑区纪委监委还将大数据监督成果与“阳光三务”工作紧密结合,回应群众关切,让人民监督权力,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通过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得以及时消除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惩处“微腐败”,不仅要“快、狠、准”,精准惩治重点领域腐败现象,更要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剖析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源头堵塞制度漏洞,以案为鉴、以案促改。
正本溯源,源头治理。我们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补钙”,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