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11时,在隆隆的鞭炮声中,大平渔业集团有限公司12艘远洋渔船依次离开丹东港码头,驶向印度洋渔场。这是今年我市首批复工复产的远洋渔船,预计两年后回港。
“你是第几次出海,之前干过这类工作吗……”当天上午,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出动30名警力,分成4个工作组,负责12艘船舶船体检查和船员人证对照查验工作,确保用最短时间完成边防检查任务。
丹东地区共有2家具有远洋捕捞资质企业,大平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今年3月结束两年捕捞作业后,企业原打算6月份再次出海,但受疫情影响,始终处于停产状态。此次准备出征远航之时,丹东港边检站为企业量身定制了通关保障方案,开通靠前服务“绿色通道”, 采取“互联网+边检服务”工作模式,启动“一企一方案一事一对策”联勤协作机制,通过“预检核查、线上办理、网上审签、优化查验程序、现场人证查验”方式,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助力远洋渔船走出国门。
“边检站民警靠前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出海,节约了大量成本和时间,真的太感谢了!”大平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凤辉说。
丹东港边检站执勤一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渔船离境后,边检站将利用港口监管系统和辅助设施,对渔船在海外和航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管,保证船只出境和作业安全。
丹东港边检站始终坚持与驻地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以助力推进最北海港口岸发展为目标,积极融入“后疫情时代”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全面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严格落实管控措施,不断强化精准服务,持续提升通关效率,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服务和支持。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