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北最早的对外开埠口岸,营口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百余年城市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西式或中西合璧式近代建筑。它们虽已伫立多年,但风采依旧,静静讲述着历久弥新的故事。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整理了营口几处代表性近代建筑与您共赏。这些建筑多集中在辽河大街西段及其附近,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营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俄国领事馆旧址】
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站前区八田地街道,曾为营口市高级中学图书馆。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到中国划分租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占领营口,抢夺了奉锦山海关兵备道道台衙门的建筑材料,拆毁营口西炮台200多间兵营,用这些建筑材料修建了俄国民政厅,后改为俄国驻营口领事馆。
旧址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高9.5米,整体建筑为砖石木架结构,典型欧式单层建筑风格,北端建有穹隆顶二层阁楼。西侧设有拱形门,青砖砌筑,结实耐用。历史上,曾有11个国家在营口设立领事馆或开办领事业务,俄国领事馆旧址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外国领事馆旧址,极具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牛庄居留民团役所旧址】
牛庄居留民团役所旧址位于站前区新立街新立里1号,曾为营口市少儿图书馆馆址,现为营口银行滨河支行。
旧址原是俄国中东铁路局牛庄分局办公地点,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后,该址被日本占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人将其改建成牛庄居留民团役所。
旧址为二层木架砖石结构,面积816.4平方米,高19米。平面呈V形,正中尖角处为正门,两边为凸出的六边形角楼,角楼转角采用角隅石,圆形穹隆顶。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古轮船公司营口分公司旧址】
太古轮船公司营口分公司旧址位于辽河南岸,营口日报社西侧,现为惟善轩美术馆。
1861年营口被迫对外开港后,总号设在伦敦的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在营口设立分公司,此后又在营口辽河沿岸修建码头多处,俗称太古码头。太古轮船公司主要从事轮船运输和保险业务,从营口外运的主要是大豆、豆油、豆饼等大宗货物,返程运入棉纱、日用品等小宗物品。太古码头是英商在营口最大的码头,停泊的船只均为英国轮船。
旧址是英国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建成,建筑为二层红砖楼房,石头基础,砖木结构,所用建筑材料全部由英国运进,是当时外国人在华建筑物较为独特的一座。200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正隆银行营口支行旧址】
正隆银行营口支行旧址位于站前区辽河广场西侧,现为交通银行营口辽河支行。
正隆银行当年由中日两国合办,主要为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人进行汇兑。1914年正隆银行总行由营口迁至大连,营口改为支行。
旧址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人字架铁瓦顶结构的二层西式建筑,建筑面积403平方米,高15米,红砖和白石墙面,孟莎式屋顶,顶部有阁楼,转角突出穹隆顶,是独特的近代建筑之一。2003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牛庄邮便局旧址】
牛庄邮便局旧址位于站前区辽河广场西侧,现为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
清光绪二年(1876年),日本在营口私设牛庄邮便受取所,1881年7月因经营不振而撤销,1901年重新开业并改名为牛庄邮便局,除开办邮政业务外,还代办储蓄业务。
旧址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成,为二层砖石木架结构建筑,建筑面积约560平方米,高12米,人字架顶,拱形门,设有虎头窗两处,是条石、红砖砌筑墙体的日本“辰野式”建筑风格。2003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牛庄俱乐部旧址】
牛庄俱乐部旧址位于站前区市府路北段,前身为欧美人设在营口的洋商总会,现为福满楼饭庄。
旧址于1915年建成,建筑面积1994平方米,高12米,整体为二层红砖建筑,木架结构,人字架屋顶,铁瓦屋面。一层为半地下式,顶部设有阁楼。内部设有图书馆、撞(台)球室、电影放映厅等,供埠内欧美人休闲娱乐。日本侵占营口期间,日本宪兵队在此设刑讯室、水牢等,关押中国人民。200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满洲银行营口支行旧址】
满洲银行营口支行旧址位于辽河大街西段,现为营口银行辽河西街支行。
1933年,伪满洲中央银行决定设立营口支行,1934年由满洲中央银行总务部建筑事务所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采用希腊陶立克柱式,粗硕敦实,是伪满洲国设在营口的银行分支机构。建筑总面积约1865平方米,前厅为单层建筑,高约13米,大厅内有两排高大的顶柱,雄伟壮观,后楼的二层建筑和前厅的高度相等。2003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瑞昌成旧址】
瑞昌成旧址位于营口辽河老街。瑞昌成总号设在上海,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营口设立分号。
瑞昌成是营口“大屋子”的典型代表,集仓储、批发、代理、服务和中介于一体。瑞昌成当时以经营颜料为主,兼营布匹、绸缎和杂货,同时代销美商美孚洋行、德商德士古洋行的商品,是营口当时的大商户。
瑞昌成旧址是中国人建造的天井式建筑,占地面积2802平方米,高15米,内设三层回廊,全部采用红砖砌筑。西北角、东南角设有楼梯,回廊采用不同花纹瓷砖铺地,共有房屋70余间。楼顶有两处望亭,外墙除南侧有防盗窗、门外,其余三面无窗无门,是封闭式建筑,20根砖砌通天柱支撑楼顶,颇具南方风韵。2003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于营口市博物馆)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