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及报纸刊登的关于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考古新发现的报道
1986年,中央广播电台播出了一则关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新发现的新闻:“5000年前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为夏朝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依据……我国传统史学一直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象征中华5000年文明的‘坛、庙、冢’却出现在山海关外的辽西地区,确实出人意料……”这条消息播出同时,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也先后进行了报道,在海内外引发了巨大轰动。
中国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但在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西辽河流域文明发现之前,国内和国际学术界都有人对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文明史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中国的文明史只能从4000年前的夏代算起,夏代之前的1000年因为缺乏实物证据,只能作为传说时代而存在。
“牛河梁遗址考古发现的意义就在于,为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提供了真正的考古证据!”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红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顺先生说。
那么,红山文化遗址中究竟发现了什么,将中国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成为象征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考古实证?
“坛庙冢,玉龙凤。”郭大顺先生将红山文化重要发现总结为6个字。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的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等祭祀遗存,包括普遍出现的具有王者身份的中心大墓,以及出土的以龙、凤等动物形玉为主要题材的玉礼器,体现了祭祀礼仪的制度化和信仰的体系化。考古学者认为,红山文化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阶级的分化,天地崇拜、祖先崇拜、龙图腾崇拜观念发展成熟,并且有相应的物质文化遗存,这就是进入文明社会门槛的重要标志。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正能量专项基金资金支持)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