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专题报道>>60年,雷锋精神在辽宁>>评论解读
梁启东:以雷锋精神学雷锋,以创新精神学雷锋

2022-03-05 20:43:47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9周年纪念日。雷锋,一个年轻的中国军人,一个小小的个头儿,却以一颗螺丝钉的精神奋斗在自己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雷锋,一个在旧社会成长起来的孤儿,却用并不伟岸的臂膀去帮助他人,用满腔的爱温暖那些不曾相识却胜似亲人的人们;雷锋,一个最普通最普通的人,却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深深的敬意;雷锋,以仅仅走过22年的生命,他的精神仍然是万千中国人的引路灯塔,直到59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一代代人理想信念的精神丰碑。

  从1963年到今天将近60年时间,我们国家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群众性的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雷锋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奋发向上,雷锋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无数的人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一个先进模范人物对群众的影响如此之深、之大、之久,在中外历史上是罕见的。雷锋的事迹和精神具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雷锋精神并未过时,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时代价值。许多同志认为,雷锋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商品市场短缺时代的人;雷锋精神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雷锋和雷锋精神,在今天这个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时代,有些不合时宜了。其实不然,雷锋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追求。雷锋做的好事,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但就是这些小事、平常事,却蕴含了理想信念、大爱情怀、牺牲精神。他满腔热情对待工作、对待同志,他以帮助他人为乐,以义务奉献为荣,用今天的语言就是,他在用行动践行深厚的家国情怀,用行动诠释深沉的爱民之心。关键是他做好事不觉得是麻烦、是痛苦,他是在奉献和服务他人中享受着人生的乐趣,所以他虽然没有什么伟大的英雄壮举,但他却是人民群众身边的英雄。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说过:“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雷锋精神是一种超越物质、超越私欲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体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代的核心价值、高尚的人生追求。

  学雷锋要从思路上、方法上有所创新。学雷锋重在学雷锋精神,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有些人对雷锋精神持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不顾时间、地点和时代条件的变化,把雷锋在特定条件下的一些做法当作雷锋精神的本质内容。有些人不注重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脱离实际,习惯于老办法对待雷锋精神,缺乏创造性。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学雷锋”就是“做好事”:雷锋送老大娘回家,我也送老大娘回家;雷锋帮战友补袜子,我也帮战友补袜子。如果把学雷锋片面理解成简单地做好事,就会事与愿违不能很好地弘扬雷锋精神。还有些地方学习雷锋大搞形式主义,把学雷锋活动当成了季节性活动,每到每年的三月,各地各单位都搞一些有声势的活动,可过了这段时间,就销声匿迹了,来得快,去得也快。结果学来学去成了“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面对这样复杂深刻的历史性大转折,学雷锋又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随着时代的特点和变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雷锋的内容,创新学雷锋的形式,让雷锋精神与时俱进。我们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雷锋精神内容的创新,推动学雷锋实践的创新,使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富于创造性,充满生机和活力。学雷锋不能教条式地学习,不能“死学”“假学”“虚学”。学雷锋活动不能当成扬名、露脸的手段,借学雷锋宣扬自己。学雷锋要与时俱进,富于创造性,把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认识中解脱出来,从对雷锋精神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脱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雷锋不能仅仅简单地重复雷锋的事迹,而是要在心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无私奉献的胸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雷锋无比坚定的政治信仰、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要将雷锋精神的实质深刻理解领会并运用到实际之中去,要将自己融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去。要通过学习雷锋精神,激励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创造性学雷锋活动的新天地,使雷锋精神常学常新。

  学雷锋,要用雷锋精神去学。雷锋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绝不仅仅是做一些好事。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做好事,为人民服务,不是靠一时的热血和激动,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同样,我们学习雷锋也不能就是 3月5日的事情,或者3月份精神文明月的事情,而应是长期的追求和实践,要把雷锋的“临时户口”变为“固定户口”,始终落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中。学雷锋,要学习雷锋本人,也要从今天无数的“当代雷锋”学起。我们既要有好人型雷锋,也要有能人型雷锋;既要有奉献型雷锋,也要有贡献型雷锋;既要有“老黄牛”型雷锋,也要有“千里马”型雷锋;既要有“普通一兵”型雷锋,也要有“高精尖”型雷锋。我们的国家需要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袁隆平、钟南山这样的科学家,也需要雷锋、郭明义这样的共产党员。

  时代在变迁,支撑社会系统的精神领域需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以保持强劲旺盛的生命力。开展学雷锋活动旨在弘扬雷锋精神,树立时代新风尚,呼唤更多的人热心学习雷锋同志可贵的品质,乐于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切实有效地投入到学雷锋活动的实践中去。时代不但需要更多的雷锋涌现,更需要各行各业千姿百态的雷锋活跃在人们周围,开展学雷锋活动就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文化活动、技术交流、扶贫济困、岗位劳动竞赛等活动,在社会各个层面上掀起学雷锋活动的热潮,保持活动的深入性、新颖性、实效性、持久性。力戒片面化、教条化、形式化的学习,不仅仅要把学雷锋唱在歌里,写在宣传版上,而要通过人们的广泛认识贯彻在行动中。

  学雷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践行雷锋精神,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共产主义思想相结合的典范。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而雷锋精神不仅植根于共产党人的心中,也植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心中。新时代一定会有无数的志士仁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继续弘扬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化为巨大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学雷锋活动中,要注重群策群力,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把更多的市民凝聚到学雷锋活动中来;不断夯实基层活动的基础,让学雷锋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全力抓好日常平常,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推动弘扬雷锋精神入细入微;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用典型凝聚精气神,靠榜样传递正能量,通过百姓身边的活动,让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冯庆洋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