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助推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全域旅游调研
统一规划整合资源 打好辽东旅游全域牌
记者赵英明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省“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和具体任务落实落地,6月至7月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捷带队开展助推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全域旅游情况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铁岭市西丰县、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和桓仁满族自治县、丹东凤城市,实地考察部分旅游项目,召开座谈会听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同时委托鞍山市、抚顺市和丹东市人大常委会自行调研,实现对辽东绿色经济区9县市的全覆盖。调研组对各地发展全域旅游的成绩予以肯定,并对标国家全域旅游创建标准,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调研组指出,辽东绿色经济区在红色文化旅游、温泉康养旅游、冰雪运动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方面都具有资源优势,各级政府要坚持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辽东绿色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机制,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合力打造国内知名全域旅游目的地。
调研组指出,要以改革创新为重点,推动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成立省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市县“一把手”负总责的辽东绿色经济区市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组织架构。探索推行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考核制度,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深化旅游发展大会平台机制,探索联合承办模式,实现“办一届大会,兴一地旅游”。
调研组指出,要以顶层设计为重点,推动政策规划全域协同。按照有关标准,做好旅游资源普查,摸清9县市特别是自然保护区以外各类旅游资源底数。对标国家东北全域旅游规划,尽快编制辽东绿色经济区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并做好与其他规划衔接。
调研组强调,要以产业融合为重点,推动产业全域联动。做强旅游市场主体,抓紧完成各级旅游集团(公司)资产划转,引进知名旅游集团和管理服务品牌,打造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景点。推动产业融合,建立具有特色的产品供给体系,引导旅游企业提高产品文化含量、生态含量和科技含量。
调研组指出,要以要素支撑为重点,推动发展环境全域优化。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加快农村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交通路网建设。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拓宽人才引育渠道。加大奖补支持力度,设置创建升级、项目建设等奖励补助专项资金。同时,以数字赋能为重点,推动旅游品牌全域营销。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深化推广“网红+旅游”模式,建立全民营销模式,营造全地域、全要素、全员营销的良好氛围。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