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时政要闻
实事办得实不实 重在听“音”和看“效”——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评论之三

2021-11-02 06:12:55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田间路修复、建公园、联系医疗队为村民义诊……这是记者近日在我省某村村务公开栏上看到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内容不长,也没有罗列数字,但每一项都是党员干部深入村民中间,坐炕头、蹚地头唠出来的期盼。看着清单上的实事一项项兑现完成,村民们赞不绝口,笑容挂在脸上。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是根本要求,也是目标追求。数字是衡量为民办实事的一个指标,数字统计的是“事件”,而非“实效”,更无法反映群众的获得感。事情办得实不实,群众不看报表,也不看数字,只看效果——诉求是否得到回应、问题是否得到真正解决。

  为民办实事不以“数字”论英雄,评价实事实不实,不妨多听“音”、看“效”。

  听“音”。“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是否有获得感?要多察民情、多听民声,群众的评判是检验办实事效果的标尺。群众的心结解开了,矛盾疏解了,自然就是欢声笑语。群众的痛点、堵点没打通,困难、问题没解决,自然就是怨声载道。无论“欢声”还是“怨声”,我们都必须虚心倾听,因为那是心声。我们要在“欢声”中总结经验,在“怨声”中寻找不足,聚焦群众所思所盼,锚定群众目标要求,不断充实完善民生实事清单、调整解决问题思路、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看“效”。要看结果与目标是否存在差距,既要量力而为,确保实事目标不能脱离实际“画大饼”、开空头支票,也要尽力而行,脚踏实地,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要看群众办事是否更方便了,不能让政策停在纸上、服务挂在嘴上;对群众的需求,要多设路标、拆除路障,主动服务,想方设法帮群众解决难题。要看是否建立了长效机制,为民办实事不是一阵风,既要立足眼前解决好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利民惠民的体制机制,让群众感受没有“落差”“温差”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通过听“音”、看“效”,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把桩桩件件实事变成群众的一张张笑脸,用民生温度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关艳玲


责任编辑:冯庆洋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