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时政要闻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东软集团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主业、赋能百业——以“数”为翼 “智”向未来

2022-07-10 06:02:51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近日,《智能汽车基础软件(本土)供应商市场竞争力TOP10榜单》发布,东软集团子公司东软睿驰研发的汽车基础软件平台产品位列第一。这家成立仅仅6年多的企业,已在中国智能汽车行业的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成立于1991年的东软是业内的“老字号”,但走进这里,却处处可以感受到青春的气息与创新的活力。东软睿驰,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东软会议中心走廊内,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中,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簇拥在习近平总书记周围。这张照片拍摄于2013年8月29日,当天上午,在辽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了解东软信息化产品研发应用情况。在远程医疗管理系统显示屏前,他同正在视频连线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进行了通话。听说有1000多家医疗机构在用这个系统,总书记很高兴,感慨地说,医疗卫生服务加上信息化,如虎添翼啊!要用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更好为群众服务。

  东软人将总书记嘱托牢记心间,阔步再向前。多年来,东软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探索软件技术创新与应用,赋能全球数万家大中型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如今,东软在全球已拥有2万余名员工,研发服务网络覆盖近100个城市。

  谈及未来发展,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表示,创新是东软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医学最核心的内容是医生根据经验和知识进行的判断,这也是最稀缺的资源。通过大数据平台,将数以万计医生的判断转化为‘代码’,再通过数据传送给需要救治的患者。这就等于将大医院医生的资源,复制给了所有需要的人。”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彭成宝指着该院展厅内的屏幕介绍。目前,在全国已经有近千家医院接入了该平台,数万名患者受益。

  彭成宝介绍,“脑卒中发病十几个小时后,是否还符合取栓条件?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都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通过东软研发的国家溶栓取栓影像平台,两分钟就能计算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医疗健康领域,作为医疗健康技术和商业创新的引领者和赋能者,东软支撑全国600余家三级医院、2700余家医疗机构、5万余家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运行,年均服务全国诊疗12亿人次;参与全国24个省级行政单位、200多个城市的医保信息系统建设,为超过7亿人群和5000万家参保单位提供医疗保障信息化服务,保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

  “目前,东软已经为4.75亿人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积累了1.2万T医疗影像数据。期待未来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的问诊。”刘积仁表示。

  不止医疗,如今,东软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软件服务等诸多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

  至今,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回忆起见到总书记的那一刻,依旧心潮澎湃。从那以后,他一直致力于将“两化融合”落实到具体产业、具体产品上。

  东软在培育产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培育人才。教授出身的刘积仁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核心的发展路线,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东软把人才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倡导与员工共同发展,通过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期权等方式激励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

  2022年6月18日,东软迎来了31周岁生日,并在其企业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重新介绍下我自己》。文章说:面向未来,东软将持续以更创新、更具价值的信息技术,赋能客户和社会;以更智慧、更加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定义未来生活和未来世界。

  记者 孙大卫


责任编辑:冯庆洋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