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盘锦
央视《新闻直播间》丨秋满神州 丰景万里 盘锦:立体种养一地多收 稻米归仓蟹满田

2025-10-23 23:58:00    来源:央视《新闻直播间》 分享到:

  辽宁省盘锦市位于辽河入海口,是我国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眼下,当地百万亩水稻的机收进入“冲刺阶段”。今年当地的收成怎么样?这片金黄的稻田里还藏着哪些增收密码?

  高效流水作业跑出加速度 水稻预计增产5万吨

  在辽宁盘锦盘山县的高标准农田水稻种植区,总台记者晁向荣看到,4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每天可以完成200亩水稻的收割。

  老乡介绍,这样的高效率靠的是高标准农田打下的好基础,同时机械化也实现了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等的无缝衔接。刚收下的稻谷,立马就装进田边等着的运粮车,直接送往加工厂。这套“流水”作业,不仅把机收的损失率降到了0.83%,更是抢出了秋收的“加速度”。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数据,今年盘锦全市的水稻总产量预计将比去年提升5万吨以上,丰收已成定局。

  盐碱地里育稻种 农户每亩多赚300元

  丰产的同时,农户又是如何实现增收的?答案就藏在这片田地里。

  这片稻谷颗粒特别饱满,都把头压弯了,但秆还挺得笔直。这是专门为盘锦盐碱地研发的新品种,既不怕盐碱,又抗倒伏。而且它在口感上下了大功夫,煮出来的米饭更香更弹牙。好米自然能卖上好价钱,预计能让农户每亩地多赚300元左右。

  手机掌管控水育苗 精准田管提产增收

  除了好种子,今年智慧灌溉系统也帮了大忙。比如这片田就装了17套监测设备,老乡现在掏出手机,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水位、流量,甚至苗情的长势。还能远程控制水闸,实现精准灌溉。智能化田管让产量提了上去,收入也跟着涨了。

  科学分区立体养殖 “稻蟹共生”双丰收

  这片田的妙处还不仅于此,它其实是一个“稻蟹共生”的立体生态圈,把河蟹养在稻田之下,不仅可以让河蟹以水中的害虫和杂草为食物,而且粪便和残饵又成了水稻的有机肥料。真正是“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蟹苗成蟹混养 创新模式应对市场波动

  稻因蟹而优,蟹因稻而肥。像这样的好法子还在不断升级!个头大、蟹黄饱满的“成蟹”,要养两年才能上餐桌;纽扣大小的“扣蟹”,是养了一年的蟹苗。当地创新了“混养”模式——扣蟹和成蟹一起养。

  老乡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灵活选择是出售蟹苗,还是把扣蟹放到两米深的水坑里,让它们冬眠起来,来年养成大蟹再上市。这相当于给收入加了道“保险”,能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老乡告诉记者,随着养殖模式更科学,成蟹平均从1.7两可以长到2.2两,扣蟹的亩产量也从30公斤提到了40公斤。光养蟹这一项,每亩地又能多收几百元。

  “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现代化农业奏响了这片土地稳产又增收的乐章。完成收割后,秸秆也会被均匀地粉碎后覆盖在地表,为来年的丰收积蓄力量。

  (台央视记者 陈钰洁 唐蕾 张昊 晁向荣 雍军)

责任编辑:张刚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