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六路记者体验沈阳出租车挑客一线出租车司机揭露拒载原因
昨日17时许,崇山东路上,一辆蓝色出租车拒载一名女乘客-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刘海臣摄
出租车新国标出台后,昨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在晚高峰时段就新国标中的“乘客上车前,不得有询问目的地等挑客行为”的规定进行了体验。
沈阳出租车司机的表现让人喜忧参半,本报六路记者共体验了14辆出租车,其中有5辆提前询问“去哪”。
时间:昨日17时许地点:皇姑区崇山东路
车辆:辽AEV711
“要交班了,去不了了”
晚高峰时间,记者在路边打车。一辆车牌号为辽AEV711的蓝色出租车缓缓停下,男司机摇下副驾驶车窗问:“去哪儿啊?”
记者告知其要去黄河大街,司机称:“要交班了,去不了了。”随后驾车驶离。
时间:15时50分许地点:军区总医院对面
车辆:辽AEL572、辽AEU872
“实在不好意思,我不赶趟了”
记者在路边的合适位置打车,16时04分左右,记者向一辆出租车招手,虽然的哥已经看到记者,不过还是转向了10米之外的另两名乘客。
之后,一辆红色出租车询问记者去哪,记者表示要去皇姑,这名司机表示了歉意,并说明自己要去大东区一个加气站加气,“实在不好意思,我这不赶趟了,不顺道。”
16时15分左右,一辆辽AEL572的红色出租车看见记者后停在路边。司机:“去哪?”记者:“医大一院。”司机:“去不了!”之后出租车一脚油门开走了。
最后,终于有一辆车牌号为辽AEU872的出租车,将记者送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路途中搭载了一名女乘客,女乘客还很热心地为司机带了一条近路。
时间:15时23分地点:皇姑区三经街附近
车辆:辽AE3996、辽AEL839、辽AEP873
记者上车司机才问目的地
一辆车牌为辽AE3996的空车驶近时,记者招了一下手,出租车立即停下。记者开门上车后,司机询问目的地,然后按下空车灯。
15时37分,记者在皇姑区三经街附近招手打车,一辆车牌为辽AEL839的出租车停下,并未事先摇开车窗询问目的地,而是等记者上车后,的哥才向记者询问了地点。
16时32分,在皇姑区政府附近,一辆车牌为辽AEP873的出租车见记者等在路边直接停了下来,记者开门上车后,的哥才开口询问:“要去哪?”
时间:17时20分地点:崇山东路松花江街
车辆:辽AES441、辽AEL981
“赶紧上车,哪都去”
记者拦了一辆车牌号为辽AES441的出租车,司机停靠到路边。
记者隔车窗问:“师傅,北行去不?”的哥:“我也没问你去哪,赶紧上车,哪都去。”
到达目的地后,的哥按记者的要求提供了打车票及燃油附加费小票。
18时许,记者又从北行打了一辆车牌号为辽AEL981的出租车返回崇山路松花江街。
这名的哥也没有隔窗问去哪。记者上车后,告诉了的哥要去的地点,的哥在行驶过程中没有吸烟。
时间:16时50分许地点:皇姑区崇山路
车辆:辽AEP142、辽AEX763
记者想“被并客”还不顺路
晚高峰时间,车流量较大。等了近20分钟后,一辆车牌号为辽AEP142的出租车迎面开来,司机摇下车窗问:“去哪?”
记者赶忙走近出租车:“去黄河大街。”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出租车内还坐有另一名男子。
“哦,那不顺道。”出租车司机说完摇上车窗将车开走。
17时30分许,记者打到一辆车牌号为辽AEX763的出租车,上车前出租车司机并未询问记者去哪,正常将车开往目的地。
-内幕
交班晚10分钟得给接班司机扔15元钱
记者体验发现,出租车司机在上车前询问目的地、拒载、挑客行为多发生在早、晚高峰,或者“交班”时段,在其他时间段这类行为并不常见。
记者采访了一些出租车司机,他们表示,之所以要问就是想多挣点钱。
早高峰时,多数出租车司机问“去哪”是担心走进易堵路段。
“大早上打车的人多,谁都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拉点活儿,要是摊上一个堵的,那这一天就白玩了。”一名开车10多年的的哥坦言,实际上很多司机都会问这句话,尤其是晚高峰,真担心不顺道越走越远。
出租车司机滕家智说,晚高峰如果拉上一个不顺道的,就可能越走越远。所以他一般都在14时30分左右开始往交班地点走,顺便加油,加完油就基本上不拉活了。
为啥交班时司机这么计较打车人的地点?
滕家智称,行内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是交班晚了超过10分钟,都会给接班的司机扔下大约15元钱,要是超过半小时以上,扔的钱也就越多。
很多司机都会觉得,如果不问“去哪”,可能拉活儿也是白拉活,到时候晚了照样得“赔偿”,尽管是讲究原则并自愿的,但算下来还是不划算。
不顺路拉客空车跑可能少赚20多元
要是不问“去哪”,很多司机都会选择空车跑回交班地点。
“不让问,咱就不能问了,就得空车跑回去,否则赌气吵架犯不上。”一名出租车司机坦言,以后他不会再问“去哪”了,不管离交班地点远近,干脆空车跑回去,省得被投诉。
有司机坦言,以前晚高峰时都挑顺道的拉,如果是空车跑,可能每天要少赚20多元钱。
也有司机建议,既然不能问“去哪”,可否允许司机在晚高峰挂上要去的区域标识,比如“皇姑三台子”方向、“大东七二四”方向,这样也方便乘客选择,双方都能方便不少,也会少赌气,一举两得,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考虑。
-司机说法
观点一:“不能问去哪,有些不近人情”
与出租车有关的新“国标”出台,出租车司机是否明确知道规定?
记者采访了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哥张师傅称,刚刚在手机上看了新闻,知道了这个规定。
张师傅说:“其实以前也是这么规定的啊,乘客上车前,司机不能问去哪儿,如果问了还不拉就算拒载。可能以前很少有乘客知道这个规定。对我们来说,这很难做到。”
的哥张师傅认为,这种规定的确方便了乘客,但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讲有些不近人情。“说实在的,的确有出租车司机挑活儿,遇到不爱去的地儿,比如经常堵车的三好街、五爱街、太原街,就告诉乘客要交班了。但事实上,更多时候都是真的要交班。”
张师傅认为,因为出租车普遍15时到17时交班,让出租车司机履行这样的规定“几乎不可能”。
观点二:“抓得这么紧,挑活是找不自在”
记者在乘坐车牌号为辽AED889的出租车时,询问司机是否知道国标的事,对方称并不知情。
他说:“其实这个规定出不出台一样,如果在乘客没上车前就询问去哪,那不就是有拒载的意思吗?不想去的干脆就不拉,那就已经违规了。还有就是车上有乘客,还想并客的才会提前问去哪,那不也是违规了嘛。”
听完记者的新规解释后,这名出租车司机表示,目前拒载的现象比较少,“遇到个活儿就不错了,不把客人拉上,你哪知道这个活儿怎么样?也许人家刚一下车,就马上来一个更好的活儿呢,所以现在谁还挑活儿呀,现在抓得还这么紧,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这名司机同时称,如果出现提前问去哪的现象,也有可能是马上要交班或是车出了问题要去修,要么家里出了急事,司机会有选择地顺路带上乘客,“一方面我们也挣点儿,另外也让乘客方便点儿不是吗?”
华商晨报华商响网主任记者李敏记者李莹莹仓一荣康晓潺周楠张毅党兆昱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