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7月2日,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目前正构筑的“五维防线”防汛体系,全面保障城市安全度汛。
智慧水务精准调度,筑牢供水智能屏障。践行“以压调量、按需供给、优先自产水”原则,依托智慧水务动态感知系统,在44处重要压力点位实时监测管网压力变化。通过科学调控压力,实施精细调度、调峰错峰管理,提前调配原水并动态增减水量,保证汛期供水系统智能化精准运行。
前移防线严密把控,守护市民健康底线。将原水监测点位从进厂段前移至水源取水口,对大伙房水库开展每月4次、39项指标专项监测,针对藻类异味问题提前预警;对柴河水库取水口段水质开展浊度风险监测预警。同时,每月2次监测全市管网点位,严密监控出厂水、管网水及末梢水质量,坚决捍卫市民用水健康防线。
优化布局强化巡检,织密供水安全网络。优化水厂、泵站DN800管线、DN600管线等关键设施,新建DN50至DN300供水管道,提升供水能力与系统韧性,保障居民生活用水需求。针对321处过河管线建立专项巡查机制,通过加密巡查、技术检测与重点时段监测,结合GIS系统开展212.6公里输水管线徒步巡检,全面排查管线安全隐患。
聚焦需求升级举措,传递水务民生温度。以“用户至上”为宗旨,从应急供水、话务服务、大厅保障三大场景发力:统筹27辆应急供水车及2万桶应急用水,全天候轮班服务并开通绿色通道;话务系统启动一级响应,增设晚班座席、优化语音导航,与12345热线联动,确保市民咨询“有问必答、答必有果”,提升水务部门服务“软实力”。
完善机制夯实基础,筑牢城市防洪壁垒。优化防汛应急协作体系,修订“一站一策”“一点一策”及预警细则,为抢险救灾提供精准预案。按照“宁可备而不用”原则储备大功率排水泵等物资,动态维护检修确保可用;完成77座泵站及调蓄池春季检修,405台水泵、53台发电机组等设备完好率达100%;同步清疏541公里管渠及近万座检查井、雨水口,保障排水系统“血脉畅通”,提升城市排涝韧性。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于海)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