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流感病毒进入活跃期。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任房满提醒家长,预防大于治疗,掌握疫苗接种、日常防护和环境管理等关键要点,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要点一: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护盾”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建议在每年10月—11月完成接种,让身体提前产生抗体。病毒每年都会变异,因此每年都需接种,才能获得针对性防护。
要点二:切断传播链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做好日常防护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
要点三:打造“无菌”小空间
家里是孩子停留最久的地方,做好环境清洁能减少病毒滋生:
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勤消毒:孩子的玩具、餐具、门把手、书桌等高频接触物品,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1-2次。
控温湿: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50%-60%。
要点四:增强免疫力
孩子的抵抗力是抵御病毒的核心,合理的饮食和作息能提升免疫防线:
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避免过多甜食和油炸食品,减少肠胃负担。
喝水别间断:每天喝足量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帮助稀释痰液,排出病毒。
作息要规律:保证每天10~12小时睡眠(学龄前儿童),避免熬夜,让免疫系统得到充分休息,更好地“对抗”病毒。
要点五:科学处理流感症状
若孩子出现流感症状,家长需冷静应对,避免误判或过度处理:
识别流感信号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常表现为突发高热(39℃-40℃)、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伴随咳嗽、咽痛,部分孩子会出现呕吐、腹泻。
及时就医
出现上述症状后,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不要自行给孩子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居家护理要点
让孩子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体温超过38.5℃可使用儿童专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孩子咳嗽痰多,可适当拍背帮助排痰,保持室内湿润。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