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沈阳市总工会主办、沈阳市红十字会承办,以“红十字救在身边”为主题的2025年沈阳市“工匠杯”应急救护员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沈阳开放大学举行。来自沈阳市各行各业的50名选手通过实际操作环节决出最终名次。
50名选手进入决赛
2025年沈阳市“工匠杯”应急救护员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全面落实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有关部署要求,是推动沈阳市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具体行动,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代训”的模式,为全市职工搭建了应急救护技能交流提升的优质平台。
竞赛设置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两大环节,成绩权重分别为30%与70%,全方位检验选手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本次竞赛吸引全市各行业214名职工代表报名参赛,创下历年报名参赛人数新高。经过理论考核的严格筛选,排名前50的选手晋级实操环节,他们展开了心肺复苏等关键技能的同台竞技。
怀救人初衷 警花参赛
在决赛现场,女警官们分外亮眼。作为决赛选手之一,沈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教育训练科科长王冰玉,把曾为部队医务人员的经验融入应急救护的实战中。当沈阳市红十字会和沈阳市警察协会联合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时,王冰玉率先报名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驰援汶川,我都是以部队医护人员的身份去为国家奉献。如今角色转换,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更有义务去学好应急救护,服务身边百姓。”王冰玉说。
在外勤交警岗的11年,王冰玉多次接到群众的求助。她说,“通过红十字会的培训,我掌握了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应急救护方法。不论是作为人民警察还是普通市民,都可以学习一些应急救护的方法,在危难险重情况下伸出援手,形成敢救、会救、能救的社会新风尚。”
希望更多市民
加入应急救护队伍
此次大赛的决赛环节主要评估参赛选手实际操作的规范性和流畅性。在整个心肺复苏项目中,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胸廓回弹是否完整、呼吸输送量都是打分核心点。此外,还要考量选手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素质。
此次竞赛提升了沈阳职工应急救护技能的熟练度和应用能力,织密了社会应急安全网,让更多的市民在意外发生时获得及时救助,减少伤亡和损失。
沈阳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王楠介绍,2025年沈阳市“工匠杯”应急救护员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是全市范围内举办的第二次应急救护员技能竞赛。与首届大赛不同,此次竞赛增加了在现实应急救护场景中非常重要的AED急救使用考核环节。参赛选手在技术技能的规范性方面,比上次竞赛有很大的提升。
“多年来,沈阳市红十字会在全社会深入推广应急救护培训项目,目前沈阳市已经培训各行各业的市民20余万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市民加入应急救护队伍,学习急救知识,在危急时刻能够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王楠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尚志文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