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沈阳市民王世惠、于铁、巩辛相约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向纪念馆捐赠由他们分别收藏的10张志城银行支票,支票内容涵盖副食品、纺织品、医药品、铁制品采购等信息,支票开出时间多为1950年下半年到1951年期间,这些大额支票见证了沈阳各行各业努力完成军需生产任务、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所作出的贡献。
一张金额32万元人民币的支票
开出时间:1951年10月29日
支票内容:背面有“如意久针织厂”字样
捐赠人之一、退休前在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工作的于铁分析认为,如此大额支出,应该是为志愿军生产服装、毯子等军需物品。当时,沈阳人民以“前线需要什么就供应什么”的实际行动,支援前线。各行各业在军事加工订货任务中还不断出现献工献料、缩短订货时间或不收加工费等事迹,对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张金额为12488万元的东北流通券
开出时间:1950年9月25日
支票内容:天生腐乳酱油产品,为部队供给付食品。
这支票的支付金额为东北流通券(1951年4月1日之后统一为人民币)12488万元,按当时购买力是大额支出,即使按当时比价,合人民币13145元。于铁说,这么大额的支出应该是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紧急生产便于携带的食品,比如酱菜,应属于军需物品。
志城银行是一家民营银行,为什么会承接抗美援朝的银行业务?捐赠人之一的王世惠,退休前任辽宁省银监局副巡视员,曾当过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副行长。他解释说,在抗美援朝初期,志城银行曾担负起对志愿军军需汇款、支付结算等部分国家银行的业务,在国家银行建立前起到了过渡作用。1955年,志城银行由人民银行正式清理接管,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储蓄部。
而志城银行能积极参与到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中,还与时任志城银行总经理巩天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巩天民组织动员沈阳工商业主积极捐献购买了40架飞机送到战场。他自己应得的银行股金分红及利息分文不取,全部捐献给国家。1952年,巩天民以沈阳分团副团长身份参加了第二次赴朝慰问团,把祖国人民的深情带给朝鲜战场上“最可爱的人”。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0卷)》(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撰出版大型专辑丛书,包括1012位党史人物传记)收入了巩天民传记,传记文章写道:“巩天民是1925年奉天(沈阳)建立中共组织时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之一,一直以沈阳金融界名流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
巩天民还是秘密组成“揭露真相爱国小组”、收集日本侵华罪证“TRUTH”(真相)、并成功递交国际联盟调查团的沈阳“九君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辽宁省副省长兼省政协副主席。
捐赠人之一巩辛是巩天民的孙子。巩辛说,他为爷爷感到骄傲,这些支票见证了沈阳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了志城银行的爱国历史,也是爷爷革命生涯的一段历史见证。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