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塑造英雄城市,打造沈阳城市名片。在沈阳解放74周年纪念日——11月2日,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档案馆、沈阳市档案局主办,中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沈阳市总工会、中共沈阳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协办的“英雄精神城市丰碑——沈阳英雄人物档案史料展”,在沈阳市档案馆盛大开幕。
展览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有牺牲多壮志(1921-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部分,敢教日月换新天(1949-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三部分,勇立潮头谱新篇(1978-20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四部分,踔厉奋发新时代(2012-20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展览图文并茂地展示沈阳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进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300余幅珍贵图片和视频让英雄来到我们身边
记者在参观时发现,展出的许多英雄人物图片一角都加上了二维码,用手机一扫,一段精彩生动的视频就出现了。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次展览,共有160块展板,展示图片达300幅,展出实物百余件、80部视频片、十余项沈阳市档案馆编研成果。对重要的英雄人物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观看英雄故事的生动讲解。”
为办好这次展览,市档案馆系统地梳理了百年来沈阳英雄人物,形成了以实体展览为主体、电子立屏展示为辅助,集大屏幕动态视频与珍贵档案实物展示于一体,二维码链接延伸的多媒体立体展示空间,全面呈现沈阳各个时期的英雄群体、英雄业绩,让观众直观、迅速、深入地了解我党在沈阳留下的足迹。
馆内集中推出的视频纪录片,包括中共满洲省委第一任书记陈为人,中共奉天支部第一任书记任国桢,产业报国追梦人——姜妍,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洪家光等专题人物。这些纪录片旨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在沈阳的故事,深入把握英雄人物的时代意义、精神实质,推动形成争当英雄、崇尚英雄的氛围。
展览中,300余幅珍贵图片亮相,为沈阳塑造“英雄城市”提供有力支持。其中有1959年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全国子弟兵的母亲荣观秀等英雄母亲的合影老照片等。同时,展出了百余件实物。
展示精神谱系为沈阳注入“英雄魂”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沈阳市档案馆(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张春风介绍说:“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是辽宁‘六地’的重要承载地。厚重的红色历史与鲜明的红色基因,是沈阳塑造‘英雄城市’的根与魂。”
此次展览中,表现了百年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其中有:以沈阳早期党组织主要创建人任国桢、满洲省委主要创建人陈为人等为代表的建党精神;以《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等为代表的抗战精神;以杨靖宇、赵一曼为代表的东北抗联精神;以特级英雄杨根思等为代表的抗美援朝精神;以雷锋为代表的雷锋精神;以赵国有、马恒昌、尉凤英为代表的劳模精神;以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奠基人蒋新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顾诵芬,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罗阳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以杏花村“小娃娃”书记陈浩南为代表的脱贫攻坚精神;以沈阳支援湖北医疗队为代表的抗疫精神……这些精神的具体展示,构建起沈阳“英雄城市”的集体记忆、情感空间与心理支撑,为这座城市注入了“英雄魂”。
为了办好此次展览,沈阳市档案馆还从数百份珍藏的档案资料中,筛选出数十项沈阳市档案馆编研成果,其中包括《黑土地上的红色记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亲历者口述档案汇编》等抗战三部曲、《沈阳解放档案汇编》等英雄之城系列丛书等,以原始资料、原始面貌的方式,展现了沈阳英雄城市的光荣历史。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3年底。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陈凤军/文
主任记者 李浩/摄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