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铁岭
铁岭:科技赋能助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2025-11-18 18:33:06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初冬时节,铁岭县新台子镇广泰果蔬种植合作社新建成的22栋无立柱钢架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移栽越冬蔬菜苗,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灌溉,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一幅科技赋能的现代农业图景在辽北大地徐徐展开。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铁岭市立足辽北平原农业资源禀赋,把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以合作社为纽带,推动简易棚向智能棚转型、分散种植向规模经营升级,让全会精神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实际成效。

  “我们合作社的设施农业升级就是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最好的落实。”合作社理事长杨佩岩指着崭新的大棚钢架介绍,今年合作社自筹资金700多万元,启动了180亩高标准大棚建设项目。与传统大棚不同,新棚采用无立柱拱形钢架设计,棚内宽度达11.5米,单棚使用面积比普通暖棚增加约半亩,农机作业不再受立柱阻碍。以前大棚靠木柱支撑,既占地方又不抗风,现在的钢架结构抗雪载能力提升3倍,遇上极端天气也能稳如泰山。

图片

种植户查看秧苗生长情况。

  科技赋能让设施农业焕发新活力。走进合作社的智能温室,温度、湿度、光照数据实时显示在中控屏幕上,自动放风、水肥滴灌系统根据数据自动调节。“我们引进了山东的先进种植技术,搭配本地培育的优质种苗,还安装了物联网监测设备,手机就能远程管理大棚。”正在操作设备的种植户说。通过统一采购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的“三统一”模式,合作社解决了农户“种不好、卖难”的问题。目前,合作社种植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不仅供应沈阳等周边城市,还远销山东、武汉等地,年总产量从200多万斤跃升至400多万斤。

图片

通过智能化设备查看大棚温湿度。

  设施农业的提质升级,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以来,铁岭市出台设施农业建设补贴政策,对符合标准的新建日光温室、设施设备升级等给予专项补贴,同时整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资源,争取社会资本投入设施农业项目。截至目前,全市设施农业数量将近2.4万栋,设施占地面积近5万亩,全市设施蔬菜及食用菌年产量超17万吨,带动2000余户农民增收。

  如今,在铁岭市广袤的乡村,像广泰果蔬种植合作社这样的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正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利用“互联网+”拓展产销渠道,推动设施农业向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迈进。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铁岭市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让设施农业成为稳定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让农业现代化在辽北大地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责任编辑:钱炳达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