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文体旅游
辽宁最大非遗展团添彩和田

2025-08-27 06:35:14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和田舞蹈演员祖丽阿娅·阿巴拜科日对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人陈宗玄剪出的新疆少女,爱不释手。

  8月15日至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新疆和田开幕。本次活动以“文化润疆 非遗添彩”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其他25个省(区、市)的43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38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辽宁共有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项目”)参与此次活动,无论是参与项目数量还是参与人数,均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

  从巧夺天工的岫岩玉雕、温润剔透的琥珀雕刻到古朴雅致的辽砚制作,辽宁非遗技艺不仅展示了深厚的地域文化,更让展区成为人头攒动的打卡热点。作为拥有76个国家级、218个省级非遗项目的大省,此次援疆主题展示活动,书写了一段跨越山河的文化对话。

  在和田约特干故城的辽宁展厅,一件由700余张纸精掐细塑而成的“玉猪龙”昂然矗立——这是沈阳“李氏民间掐纸”非遗传承人李雪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她还创作了一件琵琶造型的掐纸作品《畅谈(唱弹)新疆是个好地方》,以此作为礼物赠予和田,将西域弹唱与辽宁文化润疆的和声,在无声的纸艺间悄然奏响。

  “新疆有昆仑美玉,辽宁有千年琥珀。我用辽宁的‘时光宝石’,雕琢新疆的‘万山之祖’。”琥珀雕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焕升在向青少年展示新作《龙腾盛世》时这样说道。在他手中,辽宁琥珀与昆仑山脉意象交融,成为两地情谊的注脚。

  凤城景泰蓝珀晶画传承人刘晶涛,则捧出石榴主题作品,颗颗石榴籽鲜红饱满、紧密相拥。“愿它承载各族人民如籽相连。” 刘晶涛的话语简单,却映射出非遗承载情感的深远力量。

  辽宁非遗此次西行,早已超越单纯的技艺展示,升华为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对话。在和田的阳光下,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静物,而是流动的情感纽带。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人陈宗玄的剪纸上,有新疆少女起舞,和田舞蹈演员祖丽阿娅·阿巴拜科日将这幅作品顶在头上,如新娘的盖头般喜悦生动;盖州满族伊尔根觉罗剪纸传承人赵聪卓与和田桑皮纸传承人图尔荪巴柯·比拉力相谈甚欢,两种传统纸艺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可能。海城苏氏正骨传承人苏继承的展位前,排起了长队,他为来客缓解疲劳酸痛。

  阵阵米香,从辽河口渔家菜特色食材加工技艺与习俗传承人张嵩的展台飘来,一碗成一味,和田市民艾尔肯·塔什说:“在新疆能吃到这样地道的辽宁菜,真爽!”

  “非遗舞韵”活动区锣鼓声响起,辽阳二人转传承人李景玉与高明东表演的二人转,王业兴与巩赛演奏的马头琴,张艳英演唱的东北大鼓,孙明月和王若凡演唱的奉天落子,博得阵阵掌声,让新疆人民看到东北黑土地上火热的生活……

  在辽宁展区排长队打卡盖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陈焕升不断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盖章,一边盖章一边真诚地说:“欢迎你到辽宁来!”

  “这一次,辽宁非遗不再只是亮相,而是以技艺、声音和滋味,走进新疆,实现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美美与共’。”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

  (辽宁日报记者 杨竞)

责任编辑:钱炳达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