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大地上
许多火车站作为交通枢纽
在抗日战争时期
见证了包括铁路工人在内的
无数抗日志士奋勇抗敌的英雄事迹
一起去几座火车站
回溯那段历史
长 春 站
铁路工人转移近300节车厢
长春站建于1907年,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隶属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座铁路客运特等站,也是如今东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
现在的长春站
1907年的长春站
1907年8月,日本人在宽城子站东南方向的头道沟和二道沟之间,购置了5.6平方公里的土地,修建停车场并称为临时长春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在占领沈阳的同一天,按照事先制订的作战计划,对长春以南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进行突然袭击,侵占了本溪、辽阳、海城、营口、抚顺、铁岭、四平、公主岭以及其他重要城市。
1935年改造后的长春站站台
长春沦陷后,日本企图经长春进攻哈尔滨。长春站的铁路工人把近300节车厢转移他处,致使“关东军对于迅速出兵有顾虑”而无法向北进犯,阻碍了日军的军事运输,成功延缓了日军的进攻计划。
龙 潭 山 站
现代京剧《红灯记》原型诞生地
龙潭山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始建于1926年,于1927年10月1日投入使用。现主要承担吉林电厂、炼油厂等企业的物资运输。
现在的龙潭山站
20世纪30年代的龙潭山站
说到龙潭山站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现代京剧《红灯记》。龙潭山站正是现代京剧《红灯记》故事的原型地。该站是吉敦铁路关键站点,伪满时期通过龙丰、龙舒铁路扩建成为资源运输枢纽。
京剧《红灯记》剧照
京剧《红灯记》剧照
在《红灯记》中,以铁路工人李玉和为代表的地下党和他周围的革命群众,在日伪统治的白色恐怖之下,积极配合抗战,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原型就是吉林铁路党组织的组建者李维民等人。
在龙潭山站站舍廊道,设置了龙潭山站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记录了龙潭山、龙潭山站和龙丰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车站与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历史渊源。
本 溪 湖 站
故意“失误”影响日军物资运输
本溪湖站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是一座三等货运站,现主要担负附近钢铁、煤炭、石灰石矿等货物的运输。
现在的本溪湖站
20世纪30年代的本溪湖站
本溪湖站建于1905年,原名大东站,是本溪市境内最早的火车站。
旧本溪湖站站台
1938年,本溪湖站的工人为抗击日军,曾秘密串联,在一次重要军列调度中故意“失误”,导致列车延误数小时,影响了日军的物资运输。
德 惠 站
见证 “三江好”义勇军打击日伪守备部队
德惠站位于长春市德惠市,是一座二等站,主要负责旅客运输、列车会让、站内及有关铁路专用线取送车任务。
现在的德惠站
20世纪30年代的德惠站
德惠站于1903年正式运营,车站初名窑门站,后于1936年更名为德惠站。
在诸多中东铁路站舍中,德惠站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建成时拥有一座二层楼的“高等候车室”。
窑门站高等站房旧照
1932年,抗日英雄罗明星率领 “三江好”义勇军,攻打日伪据点窑门站(德惠站),沉重打击了日伪守备部队。此后,罗明星率领队伍汇入了杨靖宇将军的抗联队伍,继续在东北大地与日军展开英勇战斗,直至最后英勇就义。
罗明星及其队伍的事迹,体现了东北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顽强的抗争精神,德惠站也因此成为抗战精神的见证者。
时至今日,这座车站以及周边的历史建筑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存,铁路沿线分布着典型而规整的铁路街区,依然保存着中东铁路历史建筑50余栋(座)。
新 立 屯 站
义勇军在附近切断日军的运输线
新立屯站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1925年建成营业,现为三等客货运车站。
现在的新立屯站
1925年的新立屯站
在1932年冬,日军集中兵力,筹集物资,准备攻打热河,从锦州、阜新、新立屯等地陆陆续续向西运送军火。新立屯站西侧有座铁路大桥,是这条运输线的必经之地。
1932年12月的一个夜晚,抗日义勇军战士们在夜幕的掩护之下,来到大桥附近,沿着结了冰的河面把炸药分别放在三个桥墩上,随后迅速撤离。几分钟以后,大桥底下火光闪闪,随着轰隆轰隆几声巨响,大桥被炸毁,切断了日军的运输线。
纵观抗日战争史
凡是有铁路的地方
就有铁路工人的抗日活动
铁道线变成了抗击日寇的最前线
有力地支援了
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经
身穿铁路制服、手拿信号灯的铁路工人
在千里铁道线上
与侵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如今
现代化的高铁站拔地而起
一条条钢铁巨龙贴地飞行
“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
中国铁路
在风雨洗礼中成长
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也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
走出中国、迈向世界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