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文体旅游
用镜头“听见”世界!辽宁省首届听障人士及助残志愿者摄影大赛落幕

2025-10-19 23:46:06    来源:辽沈晚报 分享到:

  导读

  10月18日,一场特殊的颁奖仪式在沈阳举行,现场除了主持人,还多了一位同步手语翻译。获奖选手用镜头代替耳朵,“听见”世界,展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广电5G 192就爱摄影”辽宁省首届听障人士及助残志愿者摄影大赛随着这场颁奖仪式的顺利举办,也圆满落下帷幕。

以大赛为媒

打破听障群体沟通壁垒

  沈抚新区手语协会会长陈金宏介绍,此次大赛的举办,旨在为听障群体与助残志愿者搭建展示才华的专业平台,打破沟通壁垒,让社会大众对听障群体的精神世界与创作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推动社会和谐包容发展注入温暖力量。

  据介绍,当前全国听障人士(聋人)总量达 2780 万,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 30%,是占比最高的残疾群体;辽宁听障人士数量为42万。这一群体对精神文化表达的渴望、对融入社会生活的需求,亟待更多关注与满足。

  此次赛事正是为听障人士量身搭建的专属表达平台。他们以镜头为“无声的语言”,将对生活的热忱、对时代的洞察与浓厚的家国情怀,定格在一个个直击人心的瞬间:既有《镜头下的英雄礼赞铭记与传承》聚焦“山河铭记、英雄回家”的庄严场景,用影像承载家国记忆的厚重;也有《风再大也吹不走我的骄傲》记录志愿帮扶的温暖画面,让公益力量的鲜活质感跃然眼前。

  这些丰富多元的题材,不仅让辽宁大地的发展活力与人间烟火气在作品中生动落地、可感可触,更让社会得以清晰看见听障群体眼中那片独特而珍贵的世界。

获奖听障者:

用心去“听见” 被更多的看见

  据悉,大赛作为面向特殊群体的专项摄影赛事,凭借其深刻的社会价值与独特意义,在辽宁省听障人士群体及助残志愿者队伍中引发热烈反响,收获了广泛且积极的响应与支持。

  本次大赛分为两个组别,聋人组和助残志愿者组。经过多轮严格筛选与细致评审,最终从众多优秀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两大组别奖。

  聋人组一等奖获得者高路辉告诉记者,她非常开心参与大赛,自己的航拍片《心系祖国》拿到了大赛一等奖。每一次认真用镜头创作,她都想把听障群体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我们也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用心去‘听见’,被更多的看见”。

获奖助残志愿者:

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坚强 为他们鼓劲

  来自沈阳化工大学的学生惠子沣,获得本次大赛助残志愿者组的一等奖。他的获奖作品《声音里的色彩-听障者的想象世界》,呈现了他印象中听障群体的坚韧与乐观。

  他是在大一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晴轩手语社。“我参与的一次志愿服务,那次活动的主要对象就是聋人朋友,深刻体会到聋人的生活不易,但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坚强。我想跟他们有更深一步的交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也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我选择了学习手语。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要用手语表演一首歌曲,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手语其实比较难的,因为你有时候大脑的思维和手是不协调的,导致会经常出错,让我能更加感受到聋人朋友与外面世界交流的不易。”

  惠子沣说,他特别希望通过参与此次大赛,用自己的作品去为听障群体鼓劲,同时也希望让更多人去理解和包容听障群体。

可通过网上平台欣赏优秀作品

  本次大赛由中国广电辽宁公司、沈抚新区手语协会联合主办,山东心龙达通信有限公司提供赞助,辽宁省摄影家协会担任指导单位,辽宁省摄影艺术家协会给予支持,多方携手为特殊群体与公益力量搭建了专业的影像展示平台。

  据了解,为让更多人感受听障群体的创作才华与助残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本次大赛所有获奖作品将在中国广电辽宁公司北方云A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展播。同时还可关注“沈抚新区手语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相关推文,获取详细信息。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 王迪 高鸽)

责任编辑:钱炳达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