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指标是对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是直接反映资金产出和效果的“基础元素”。为健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建立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支撑,省财政在原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精细化、标准化、便捷化、动态化打造《辽宁省预算绩效指标体系(2021年版)》和《辽宁省预算绩效指标模板库(2021年版)》,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再升级”。
一、定量为主、精细优化,让绩效指标说“明白话”
一是提高绩效指标量化比例。843条部门整体绩效指标中,674条为定量指标,占比80%;12941条项目支出绩效指标中,11605条为定量指标,占比89.7%。相较于定性指标在绩效评价中往往存在目标值模糊、难以衡量、“浑水摸鱼”的问题,定量指标可采集、可衡量、可比较,事前用的“明白”,事后评的“清楚”。二是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年度体检”。经仔细梳理原有指标体系,删除其中应用效果较差、重复度较高的指标2157条,修改完善编制质量不佳的指标1001条,新增需求度高、实用性强的指标2308条,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确保体系中都是能说“明白话”的指标。
二、规范标准、衔接匹配,让绩效指标说“公道话”
一是逐步引入预算绩效指标标准体系。在项目支出绩效指标中引入历史标准、计划标准和其他标准。标准的设定有利于解决绩效目标设置中时常出现目标值主观设置过低从而轻易实现的问题,以标准做“门槛”,科学评判产出和效果的“高”“低”,让绩效指标说出“公道话”。二是绩效指标内容设置有据可依。将绩效指标与行业领域总体战略规划、项目总体绩效目标充分匹配,结合具体项目的投入产出、质量要求、效益效果进行指标设计,力求绩效指标贴合项目实际。
三、系统导入、一键选用,让绩效指标说“简单话”
一是将《指标体系》完整内容导入辽宁省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绩效指标信息化展示,为预算单位选用绩效指标提供便利条件,高效服务预算编制。二是为省本级245个经常性项目设计了绩效指标编报模板,并汇总形成《辽宁省预算绩效指标模板库(2021年版)》,同步嵌入一体化平台,预算单位可以一键勾选模板中的指标,也可以自由增减其他个性化指标,通过简便易行的流程优化,让绩效指标说“简单话”。
四、共建共享、动态完善,让绩效指标说“实在话”
一是指标库遵循“以用促建”的应用原则,充分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优势。指标库的建设,取之于预算单位,用之于预算单位,以“用”检验指标的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二是《指标体系》内容“量体裁衣”“与时俱进”。一方面,指标库中不低于97.3%的指标是符合实际、特色分明的个性指标;另一方面预算单位可根据工作情况,按需新增绩效指标,经省财政审核后即可入库使用。兼容并蓄、迭代更新的指标库建设,保障了绩效指标说“实在话”。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