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获悉,辽宁营商环境建设2023年度十大举措对外公布。
1、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省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辽宁省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营商环境辽宁升级版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辽宁省营商便利度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市场主体好评率达到90%以上,全省营商环境实现根本好转。《方案》明确了6大方面、44项重点任务,简明清晰概括出未来三年辽宁营商环境质量提升的时间表、路线图。
2、免申即享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营商局牵头推动全省“免申即享”改革,采用省级统筹、省市县(区)三级联动、自上而下一体推进的模式,已基本实现省市县(区)全覆盖。“免申即享”在线专区为“省级统建、三级应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政策精准匹配、精准推送、主动提醒等功能。免申即享改革破解了政策落实周期长、效率低、送达率低、公信度低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924条政策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免申即享”,累计兑付政策资金超40亿元,兑付税费优惠超1400亿元,惠及企业1100万户(次)以上,减少跑动1650万次以上。
3、持续深化放权赋能改革
围绕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化、规范化管理有关要求,组织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向县(区)下放市级权限12项,向4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赋权479项,形成向自贸区赋权意见,进一步激发县域和开发区发展活力。开展简政放权工作排查整改,上收基层接不住、用不好的下放事项37项。探索推进向有承接能力的乡镇(街道)赋权,推动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
4、一件事一次办
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两个全生命周期,选取35个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事项开展集成化办理,按照“1+1+35”模式,制定1个总体方案、1个技术规范和35个实施方案,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件事一次办”专区,组织优化办事流程、规范办事指南、推动系统对接、开展数据共享,推动相关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做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目前,35个“一件事”已经建设运行,累计办理190余万件,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持续增强。有关工作被国办作为典型做法予以推广。
5、办事不找关系、清风辽宁政务窗口
两批次组织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核定权力事项52.4万项,容缺事项12.8万项,可容缺材料16.5万种,绘制办事路径图3.9万张,核定违规办事15.3万项,违规禁办情形32.2万种,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移动端“辽事通”等渠道“网上办”,极大方便了企业群众。制定五项标准,建设评选“清风辽宁政务窗口”,首批评选1931个,在全省2.7万个服务窗口中占比7.12%,树立和引导了窗口服务“风向标”。有关工作被国办作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予以推广,并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6、12345热线政务服务“总客服”
2023年,全省12345热线累计受理各类诉求1255.2万件,办结率99%,满意率92%。在全国率先颁布首个省级12345热线管理与服务规范;省12345热线在2023年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中,被评为A+等级单位;在2023数字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政务热线40周年发展大会上,辽宁省被评定为“2023政务热线省域发展借鉴样本”;省12345热线千兆光网应用创新项目荣获2023年工信部第二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数字政府专题赛一等奖;12345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对接联动工作情况被国务院办公厅选为工作经验进行交流。
7、辽事通
“辽事通”作为全省移动政务服务总门户,持续整合医、学、住、行、生、老、病、养以及企业设立、经营、注销等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高频刚需服务,推动更多服务“掌上办、指尖办”,努力让企业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目前,“辽事通”通过持续迭代升级各项服务功能,率先完成全省各市符合条件的移动端政务服务应用整合迁移,累计提供服务3384项,下载2.36亿次,实名注册用户5300余万,办理各类业务153亿次,归集“一人(企)一档”专属档案信息100种,平均每月220余万人通过“辽事通”办理业务,群众在手机端指指点点就能办成事已经成为现实。
8、“万件清理”专项行动
累计梳理营商环境“万件清理”问题16920个,已督促解决16918个,办结率99.99%,实名回访满意率97.1%。全省累计清偿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违约拖欠各类账款235.21亿元,兑现政府未履行承诺3471条。省营商局狠抓督导,实现问题清理闭环管理,共制发各类通报302期;先后4次在全省工作推进会议上对各地区各部门“万件清理”进展情况进行专门通报。
9、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
作为全国4个试点省份之一,积极构建“两坐、四办、三检、三清单”工作机制,推动政务服务管理人员主动从企业群众视角体验服务成效,发现和解决堵点难点问题,推动企业群众和各行业专家学者等参与政务服务建设,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截至目前,全省已经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等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8793人次,招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群众代表、网格员等“政务服务体验员”5234名,开展“走流程”体验过程中,已经解决各类问题2990个,制定优化解决措施3443条,完善工作制度142项,极大推进了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10、政务服务效能监察监管
按照“1+4+N”的框架建设集监察监管、问题分析、考核评估、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省政务服务效能监察平台,设置17个专题957项指标,采用“穿透式监管、嵌入式监察”方式,对全省政务服务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快速感知全省政务服务运行态势,准确掌握堵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脱节问题,做到实时跟踪问效,倒逼政务服务提质增效。2023年10月9日,辽宁省政务服务效能监察平台被国家版权局正式授予软件著作权证书,成为全国首个由政府机关主体登记的政务服务效能监察平台,被新华社评为“首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吴妍焱 通讯员 郑婵媛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