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善大爱让我们的家园美得温暖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掌上资讯频道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3g.nen.com.cn
“娘家哥”季亚军二三事
□本报记者/丛焕宇文/摄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本溪市家庭暴力预警协调处置中心秘书长季亚军一把抓起电话,“你好,这里是———”一句话刚说了一半,即被电话那端的高声大嗓打断,“我老公打我,‘娘家哥’,快救我!”“我就是‘娘家哥’,告诉我地址,马上到!”季亚军用腮帮压住话筒,腾出右手,记下地址,而放下电话的同时,背包已经熟练地上肩。这是4月24日下午3时左右,本溪民警季亚军的工作片段。职业从事家庭暴力预警协调处置工作以来,这样的景象,不过是季亚军1000余个奔忙的现场中最平淡无奇的一个桥段。
本溪市“家庭暴力预警协调处置中心”是全国首家公安力量介入干预家庭暴力的专职部门。“反家暴中心”虽说是在2009年4月21日正式成立,其实早在2004年,巡警支队就已经与市妇联联合成立了“家庭暴力巡查队”,季亚军从那时起接手家庭暴力预警协调处置工作,已经在这一行里干了9年。从季警官到“反家暴中心秘书长”,再到“娘家哥”,季亚军越干越起劲。这三个称谓中,相比较而言,“娘家哥”在本溪的名气远比“秘书长”或“季警官”响亮得多。尤其对动不动就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而言,只要有情况,她们第一时间要找的就是“娘家哥”。
在支队长杨振山、大队长孙传刚眼中,季亚军是个心细如发的男人,特别是在处理家庭暴力方面,耐心、细致,“有时候比女人还要柔韧。”“家庭和谐,社会才更和谐,本溪市家庭暴力预警协调处置中心是本溪公安和妇联联手打造的平安工程,市局、支队、大队高度重视,要人给人,要车给车。”孙传刚说。
有了这份信任与支持,9年来,季亚军全心投入反家暴工作之中。为做好工作,他先后自学了心理学、医学、法学等专业知识,并拿下专业资格证。季亚军经办的千余件家暴案件,不乏经典之处,那是有道理的。
2006年3月的一天,本溪市溪湖区一王姓中年妇女到“反家暴中心”求助时,脸是青的,眼睛是肿的,头发被薅掉一缕。季亚军了解到,这名妇女的老公因工作不如意,常借酒消愁,然后和媳妇唠叨,然后就动手。季亚军经过科学分析,进行了一个巧妙的调解,他让这名妇女的老公在外喝酒时得接媳妇的电话,在家喝酒时得允许媳妇作陪,然后他私下里跟这位王姓妇女交代好,抓紧一切时机跟老公唠嗑,跟他一起分担他的不如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发现,那两口子好得蜜里调油。
2009年9月,平山区一妇女求助,遭老公暴打,赶到现场后发现,女方因情绪激动脸上淤青、身体发抖,继而呕吐,昏厥,这时季亚军的医学知识派上用场了,他打开随身携带的急救箱,为这名妇女服下心脏病药物,为120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女性并非家庭暴力的唯一受害者,大约千分之一的男性也是家暴的侵害对象。2008年10月,本溪一残疾男子向“娘家哥”求助,说长期遭受媳妇暴打。调查得知,该男子以修鞋为生,是他鼓励内向的媳妇出去打扑克、打麻将的,没想到她从三毛五毛玩起,越玩越大,没钱,就要,不给,就打。季亚军找到这个女子谈,找她的“赌友”、麻将馆老板谈,用法律的威慑力警告相关人员,谁敢再跟她赌博,法不容情。结果,这名残疾男子遭受的家庭暴力随即解除。
9年来,“反家暴中心”总结出了维权十步走经验:积极主动接受受暴者报案,及时找施暴者了解情况,找受暴者家庭成员了解情况,向施暴者家庭成员摸查情况,找双方亲友核对情况,找双方单位的同事了解情况并找证人核实情况,把施暴受暴双方找到一起当面对质,汇总了解情况信息、综合分析,给出处置意见、建议直至在法庭作证。“十步走”维权法凸显了家庭暴力职业化处置的效果。统计显示,9年来,本溪市公安局共干预家庭暴力案件1451起,调解和好夫妻890余对,避免了13起因家庭暴力引发的自杀、自残和伤害等恶性案件发生。同时,全市家庭暴力发案率也由2003年占妇联信访总数的52%骤降到2012年的15%。
2013年3月8日,全国妇联隆重表彰本溪市家庭暴力预警协调处置中心,授予其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称号。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 沈阳:女子雨中倒地 爱心撑起彩虹伞 13-05-02 08:33 |
· | 大连“爱心音乐教室工程”启动“音乐教室”再增5所 13-04-28 11:14 |
· | 大连爱心体检情暖劳动节 13-04-27 11:26 |
· | 雅安地震 百位灾区娃穿上大连爱心袜 13-04-27 08:35 |
· | 活着,就要将爱心传下去 13-04-26 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