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西发现第二个“牛河梁”

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在此次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6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辽宁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入选,这是我省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项目首次入选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该项目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联合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半拉山墓地无疑是研究辽河文明起源的重要对象,推翻了牛河梁只是祭祀圣地这一假说。这是红山文化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也是文明起源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这是我们一直欠缺的材料,填补了空白。近乎完整地揭露了红山文化早晚两个时期的地层关系,解决了一直疑虑的墓葬文化的问题。为研究红山社会结构变化、文化内涵、区域文明进程以及经济社会、玉雕工艺、玉料来源、资源控制等提出新问题,入选中国考古六大发现是实至名归。
200余件出土遗物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
2014年至2016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对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通过三年发掘,共清理墓葬78座、祭坛1座、祭祀坑29座,出土遗物共计200余件,主要有陶器、玉器、石器等,其中玉器140余件。
出土的陶器器形以筒形器为主,有少量的器座和塔形器,有少量夹砂黑褐陶的筒形罐、钵等。石器以打制为主,少量采用磨制和压制,器形有斧、钺、锄、铲、镞、饰件等。玉器出土数量较多,保存较好,形制规整,制作精美,器形较丰富,有龙形坠、鸟形坠、斧、玉料、玉芯、环、镯、耳坠、珠、方璧、双联璧、三联璧、三耳璧、兽首形柄端饰等。
同时还出土了14件雕刻精美的陶质、石质人像,部分头像体量较大。其中一个雕刻精美的人像,其材质属于砂岩质,表面风化,有一层土沁。面部轮廓清晰,雕刻风格写实。头像顶部微凸,应为佩冠,头顶有拢冠带饰垂向脑后,耳部雕成半圆形,浮雕柳叶形眼,外眼角向上,颧骨突出,鼻凸起,呈三角形,浅雕两鼻孔,吻部微隆,闭口,嘴角及下颌雕刻数道胡须。通长24厘米、宽5厘米至9厘米、高33厘米。
一座祭坛出土的遗物以陶筒形器、塔形器、器座等陶祭器为主,保存较差,无完整器物。在西坛墙外侧发现三个保留在原位的筒形器,器底紧靠坛墙成排摆放。此外,在北坛墙外侧发现三件石雕件,在坛墙内的活动面上出土了少量玉器和人像等。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5000年前辽宁美女瓜子脸樱桃小口(图) 17-01-06 13:16 | |
2000多年前西汉铜鼓首次亮相沈阳 16-12-24 17:01 | |
铁岭发现一明代古墓 夫妇合葬于400年前 16-12-10 13:46 | |
沈阳公众考古系列活动启动 16-06-14 1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