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 法治保障更有力了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科长、官立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书香第一时间接受了记者采访。她说,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执政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也顺应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法治保障。
吴书香是沈阳师范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深入到农村基层,至今已是第十个年头。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她对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尤为关注。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有利于凝聚和团结广大干部群众,有利于统一思想,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吴书香说,“我正在和身边的村民一起阅读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是发扬民主的体现,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吴书香告诉记者,这些年,村子里在水稻种植上早已告别了人工劳作的模式,利用各项好政策组建了农机合作社,现在有农机具上百套,价值上千万元,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现在我们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水平,确保种出健康、绿色的农产品。同时,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长产业链,不卖水稻、不卖原粮,直接卖大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户增收。”
“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也为我们村不断完善村级现代化管理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吴书香说,下一步要扎实推进村两委民主评议工作,创新村级财务的“八不”制度,即不搞假公开、不搞半公开、不搞花架子、不做两本账、不做假账、不弄虚作假、不设小金库、不欺上瞒下。同时继续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论证制度和村干部问责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村民公约印发给村民每户一份,让乡村治理依法走上民主法治轨道。
(光明日报记者毕玉才 刘勇)
- 高琛代表:有效扩散名校资源,增加优质教育供给
- 人民的意志共同的心声——我省代表委员热议宪法修正案通过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我省代表就认真听取了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随后几天里,刘宏艳代表和其他辽宁代表一道进行了认真审议、充分发表意见,一致赞成将草案提请大会表决通过。
- 冯玉萍: 将沈阳北大营抗战遗址建成国家级纪念馆
- 辽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3月12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辽宁代表团在住地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张德江委员长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一军,全国人...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乡村振兴战略 法治保障更有力了
- 认真审议
- 高琛代表:有效扩散名校资源,增加优质教育供给
- 丹东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次会议
- 丹东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
- 丹东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
- 时代的呼唤 人民的期盼——大连市广大干部群众热议宪法修正案通过
- 致公党沈阳市委召开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
- 共青团沈阳市十五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 提升基层干部能力需从“痛点”找弱点
- 易炼红会见思科集团碧桂园集团客人
- 姜有为接受人民网访谈
- 易炼红:努力打造功能完善品质一流大气磅礴形神兼备的大沈阳
- 沈阳把全部功夫下在大干实干上
- 十二届省委第四轮巡视工作全面开展
- 冯玉萍: 将沈阳北大营抗战遗址建成国家级纪念馆
- 辽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 陈求发唐一军夏德仁看望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辽宁新闻工作者
- 人民的意志共同的心声——我省代表委员热议宪法修正案通过
- 幸福生活要靠奋斗创造——我省代表热议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