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大东区“预审”模式让大项目当天落地
沈阳市大东区数十个部门提前介入、超前服务
“预审”模式让大项目当天落地
“一天时间就拿到了项目开工前的所有手续,政府的效率让我惊讶,之前在其他城市从没享受过这种待遇,跑几个月都是常有的事。”5月4日,提到沈阳市大东区的项目审批速度,联东集团东北区域总经理孙涛赞不绝口。
由耗时几个月到一天办结,项目加速落地是推行“预审”工作模式这一创新举措带来的结果。大东区针对以往项目落地等环节存在的“办事难”问题,深挖效率提升空间。大东区涉及区级管理权限的各职能部门全部实行预收件、预审件制度,容缺受理,并在第一时间向项目方反馈修改意见。把以往的“企业找政府”变成了“政府找企业”,使重点项目审批落地出现“加速度”。
“项目签约后,项目方最头疼的就是开工前需要办理的各种审批手续,这些手续繁琐又复杂,加上工作人员在沈阳人生地不熟,落地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开工进度。”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大东分局局长王子建介绍,从联东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之后,数十个部门就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通过领导包保、团队上门,主动向企业问需,帮助企业梳理项目审批流程等问题,破解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从以往的“企业找政府”变成“政府找企业”。
以环评审批手续为例,从编制一份环评报告书,到环保审批窗口受理、公示、完成审批,按环评审批制度,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大东区相关部门先行对项目进行“预审批”,将整个审批手续从“串联”改为“并联”,让其他审批手续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时进行,极大地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
前置要件办结后,在确保项目各项设计全部合规的前提下,大东区组织与项目建设有关的11个部门集体办公,现场联合审批,复杂的审批环节在“无缝”衔接中有条不紊地推进,让项目方只用一天时间就办完了20多项手续。项目方摘地当日,当场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和项目备案、土地出让、规划、环保、消防、人防、税务、财政、质检、安全等多项审批手续。“联东集团已进驻全国20多个城市,此次在沈阳的项目审批速度是最快的。拿到这些手续,我们的项目很快就可以破土动工了。”孙涛兴奋地说。
据了解,为了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大东区正在努力探索一条“联合审批”“容缺审批”“一窗办理”“大厅进现场”的新路子。
- 省公安厅出台“二十条严禁” 剑指“办事难”
- 辽宁各部门积极为“办事难”开展工作
- 一张无法开具的证明 一次立行立改的整治
奋斗多年通过司法考试,却被一张无法开具的“无业证明”挡住了律师之路。近日,省长信箱中一封署名为王红的群众来信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信中反映的问题也成为全省开展“办事难”问...
- 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暨“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省财政拨付88.3亿元资金助春耕
- 这个党史学习小组组长是位“90后”
- 初心长留天地间
- 这个党史学习小组组长是位“90后”
- 沈阳市、葫芦岛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司法救助案同比增三倍多
-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举行清明节祭奠活动
- 跨越山河寄哀思——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英烈见闻
- 【网络中国节·清明】不忘英雄 铭记历史
- 向英烈致敬 沈阳市公安局向公安英烈敬献花篮
- 辽宁省推出1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 今年辽宁全省物业管理工作要点确定
- 辽宁多措并举破除老年人“办事难”
- 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丹东举行祭扫活动告慰英灵
- 一心为民的政法老兵 ——记“2020年度十大法治人物”、阜新县司法局副局长张彪
- 清明假期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 光荣院里听抗美援朝故事
- 秉承先烈遗志 凝聚奋进力量——辽宁省社会各界举行祭扫活动缅怀革命英烈
- 辽宁省清明烈士祭扫工作视频部署会在沈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