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杖子工会十年造就5000名手工技术工人
每天上午8点半左右,葫芦岛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总工会(以下简称区总工会)副主席张希君都会走进就业培训基地。她要挨个教室巡视,编织、串珠、裁剪、库房……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有的是咨询手工编织培训的,有的是客户询问生产进度,有的是询问发货情况。
目前,杨家杖子就业培训基地有串珠制垫、手工钩针、手工拼皮制包、手工钉扣技术制包、手工棒针制帽、缝纫工操作技术、绳结技艺等六个专业,成立十年来,累计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民工10000多人次,全市范围内培训扶持创业带头人100个,就业人数5000人。2017年度总培训人数500人,均已经取得了手工编织指导师初级证书,不仅解决了参培人员的就业问题,还吸引多名江浙地区的投资商前来考察,为开发区招商引资1000万元。
区总工会主席王绍相非常认同张希君的工作。自2008年8月张希君从连山区妇联调动到区总工会起,她就被“扔”到了就业培训基地,培训、指导就业、联系客户。
“正是十年间不断发展手工编织产业,我们才形成了数千人的成熟技术工人,才能够吸引来1000万的投资。”这也是开发区总工会10年来第一个招商引资项目。”
2008年是杨家杖子地区不得不改变的一年,也正是这一年,当时的开发区党工委领导决定让张希君从城区调动过来,着手就业技能培训。
张希君记得是2008年8月9日,3天后她就正式开始了工作。从那时开始,一带十、十带百,张希君回想起那时的窘境,连指导教师都是从零开始培训的。
杨家杖子的就业培训开展10年,张希君带着学员在炕上练过手,在学员家里监过工,对学员力求把培训班办到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家门口,把技术和岗位送到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炕头上。
有家手工制品公司每天派两台厢式货车拉着两车原材料到各加工户家里送货,回来时收回两车成品,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王绍相主席说,这是对杨家杖子劳动力时间的最合理运用。“农村妇女在家干活,在既不耽误料理家务、接送孩子、照顾老人,也不耽误干农活的情况下就实现了家庭就业。这样哪怕每个月增收千八百元,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随着手工编织成熟技术工人的增多,浙江一家公司带料加工汽车坐垫、脚垫、旅游工艺品的公司也入住了杨家杖子,并招收了数十名成熟工人进厂。
张希君表示,对目前的成绩还算满意,但她希望就业培训基地能够突破瓶颈,有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和宣传平台,让葫芦岛杨家杖子的手工制品再有影响力一些,这样在劳动量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达到翻倍的水准。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刘臣君 周芳
- 葫芦岛:白血病女孩求援血小板2018/07/23
- 葫芦岛七旬老人家井干了 志愿者送钱帮打井2018/07/23
- 葫芦岛:雷锋车队队员帮助寻人半宿没合眼2018/07/20
- 葫芦岛:男子路边卖乌龟售价一千2018/07/20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