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多规合一”地方性法规下月施行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深化“放管服”改革
沈阳“多规合一”地方性法规下月施行
今后在沈阳,建设项目生成机制将更加科学,审批流程更加优化,并联审批等制度更加明确……11月20日,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沈阳市多规合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继厦门经济特区后,第一部非特区城市的“多规合一”地方性法规,对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将起到重要作用。
此次出台的法规完整界定了沈阳版“多规合一”的概念内涵,即建立以战略规划为引领,统筹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涉及空间的规划,形成协调一致的一张蓝图,构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完善建设项目的生成与审批流程的制度体系。
目前,沈阳市“多规合一”改革形成了“一个战略”“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张表单”“一套机制”的“五个一”模式。其中,“一张蓝图”整合了全市17个行业部门的44个专题专项规划,包括基础数据、“多规合一”成果数据等五大类在线上运行。同时,沈阳市的“多规合一”改革引入建设项目生成机制,全市20多个行业部门、300个政府部门通过业务协同平台实现跨部门线上工作协同,目前已有1079个划拨用地项目、31个一般经营性用地项目、34个工业用地项目在平台进行策划生成。为了更加明确“一张蓝图”的地位和作用,使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化、规范化,沈阳市制定该《条例》。
《条例》明确了战略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涉及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一张蓝图”是涉及空间的规划协同以及建设项目生成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基本依据。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条例》规定了建设项目生成与审批的新制度、新程序。其中包括,市和区、县(市)政府应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同、信息共享、一个窗口受理、一张表单申报、并联审批、注重监管、绩效评估”的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机制,除了按照已公布的权责清单审批外,不得以其他方式审批;建设项目审批实行“统一收件、同时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出件”的运行程序;对审批过程中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建立中介机构市场监管机制。
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条例》提出,“多规合一”协调管理机构应组织建立统一的建设项目审批信用监管制度,审批部门应对审批事项的执行情况、建设项目参与者承诺事项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建设项目参与者违反《条例》将纳入信用信息系统。
据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沈阳市将继续完善更新“一张蓝图”,通过充实“一张蓝图”数据,促进跨部门空间协同和项目生成,建立完善的数据更新机制,明确更新主体和流程。
- 辽宁省环保审批实行全程“网上办”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近期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环保系统“放管服”改革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环评管理,收件、受理、审批流程,让大数据“多跑腿”,让办事群众少跑路,...
- 大连召开推进会议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及中介服务涉费行为
-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时建议强化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监管与问责
- 辽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正式上线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姜有为带队赴朝阳喀左学习考察并主持召开我市推进“飞地经济”工作现场会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沈阳的第二十六批54件群众信访问题已办结53件
- 沈阳皇姑区多部门联动 边督边改解决群众难心事
- 辽阳确保重点党报党刊发行任务如期完成
- 补短板 解难题 优环境——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宇光
- 鞍山在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识别选拔好干部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第26批260件群众信访问题已办结232件
- 大连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
- 辽宁地区见义勇为英模征集推荐工作全面启动
- 辽阳以“七抓”举措践行“七破七立”要求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第25批354件群众信访问题已办结331件
- 辽宁省“严”字当头确保“扶真贫”
- 全省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召开
- 大连中院奋战43天审结荆义章涉黑案
- 全省城管执法“强转树”工作推进会在大连召开
-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 省直机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工羽毛球比赛暨书画摄影展开幕
- 补齐思想短板 打造农业强省——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健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第24批233件群众信访问题已办结21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