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万人进万企”有求必应
沈阳“万人进万企”有求必应
10026名机关干部全部与企业对接,已解决难题1088件
“‘万人进万企’不是来一趟、说两句就完,而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并且作为一项制度长期施行,这让我们做事的信心更足了。”在沈阳,这种感受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者的共识。
3月27日,记者从沈阳市营商局了解到,“万人进万企”活动自去年12月开展以来,已收集问题2745件,办结1088件。随着相关工作扎实推进,“万人进万企”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在原有10137家企业基础上,又有201家企业主动申请加入。目前,全市10026名机关干部已与这些企业全部对接。
企业经营运转千头万绪,一个难题解不开,就可能陷入困境。因“外国人在华就业证”过期,沈阳东松药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必须离境后重新申请就业证,才可再次入境工作。但企业经营正处于关键节点,法人代表此时在与不在,关系重大。得知此事后,沈阳市营商局立即与沈阳市科技局协商,针对企业特殊情况开辟“绿色通道”,仅用1天时间就将延期后的就业证发放下来,解了燃眉之急。沈阳精诚商务印刷厂遇到的情况也十分紧迫。因未办理相关事务,企业商标“精诚”将无法继续使用,这意味着公司20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面临归零的危险。沈阳市大东区干部走访企业了解到这一情况,迅速通过区营商局与省、市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协调解决,最终保住了商标品牌。
难题之所以难,多因其牵涉部门多、成因错综复杂,或情况特殊、尚无先例。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担当,让难解甚至看似无解的问题有解、得解。去年底,因为要参与项目竞标,沈阳斯林达安科新技术有限公司急需办理《燃料电池车用(氢气)气瓶安装许可证》,但当时省内尚未将车用氢气瓶列入许可范围,国内仅有北京、上海开始探索。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专家研讨,学习先进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推进问题解决。在省相关部门支持下,今年1月,斯林达安科拿到全省首张《燃料电池车用(氢气)气瓶安装许可证》,并已完成投标。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是“万人进万企”活动秉持的原则,也是沈阳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企业作出的承诺。兑现承诺,全市严格落实分级转办制度,凡是包保干部和属地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回复;市区涉法涉诉、金融等五大问题专班集中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共性问题;市委、市政府定期调度并研究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沈阳市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和问题反馈渠道,确保“万人进万企”由主题活动固定为工作制度,成为转变工作作风和服务企业的重要载体。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铁岭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 放大资源优势打造区域品牌——喀左“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侧记
- 盘锦五项措施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
- 辽宁省首次开展辖区海域海洋灾害预测会商
- 辽宁省政务一体化平台完成首阶段建设任务
- 沈阳师范大学依托专业优势弘扬雷锋精神
- 辽宁省将开展“守护消费”执法行动
- 沈阳“万人进万企”有求必应
- 陈求发: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省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 市领导检查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
- 唐一军:全力以赴打好辽河流域治理攻坚战
- 陈求发: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新成效
- 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开讲思政课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专题研讨会在沈举行
- 我省召开2019年计划退出省级贫困县脱贫工作现场会
- 省政府召开全省早期棚改小区维修改造工作现场会
- 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
- 省司法厅深入百个基层司法所开展驻在式调研
- 省政府召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