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再担保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集合32家合作机构获得国家基金支持
我省再担保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将符合条件的32家担保机构纳入担保体系,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担保基金支持,并获得50亿元授信额度。8月9日,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再担保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
再担保的增信、保障、杠杆、分摊风险等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之前,我省担保机构单体规模小、相对分散、抗风险能力差,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助力支持作用有限。
去年7月27日,辽宁省担保集团成立。一年多来,集团边组建边运营,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截至目前,由集团集合的全省再担保体系合作机构已达32家。今年6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并授信50亿元,与省内担保体系内的机构共担风险。引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使我省再担保体系建设步伐更稳健。
“全省再担保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该体系正在帮助我省担保机构打通与银行的合作渠道,分散担保业务风险,提升担保机构业务承载能力,引导资本“脱虚向实”,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我省初具规模的再担保体系,充分借助了政府资源和自身增信杠杆优势,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开展创新业务。目前,省担保集团已先后与19家银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取得授信330亿元。在此基础上,集团落实相关政策规定,推进开展政府采购保函业务,针对小微、“三农”领域增信需求,加快产品模式创新,与银行机构研发了“政采担”“助粮担”“外币通”“普惠宝”等可批量化开展的担保业务模式,有力地支持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为解决年初岁尾中小企业的续贷难题,省担保集团还开展了应急转贷业务,安排3亿元资金,专项用于中小企业应急资金周转。截至目前,省担保集团已发放应急转贷资金21笔,放款金额累计1.54亿元,日费率万分之五。
下一步,我省再担保体系将通过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统一风险分类标准、理顺项目管理体制、优化担保业务结构等方式,积极处置和防控业务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全省民营、小微企业、“三农”发展。
- 我省启动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工作
8月6日,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为与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有效对接,同时结合我省实际,切实解决现有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平台之间交叉重复、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
- 推动整改落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聚焦我省巡视工作系列报道之五
- 我省启动村庄规划促乡村振兴 将科学划分出城郊融合、特色保护等5类村庄
- 强化精准思维 提升监督质效——聚焦我省巡视工作系列报道之三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辽宁省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的决定的决议
- 全国首个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沈抚新区上线
- 智能机器人与应用国际会议在沈举行
- 关于辽宁省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决定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外汇新政落地
- 我省部分建筑企业为开原灾区捐款817万
- 渤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延东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我省再担保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我省印发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实施方案
- 省信息中心把专项整治作为主题教育的关键链、基本点
- 丹东全力加强水源地保护 确保百姓喝上放心水
- 大连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见底见效
- 沈阳大连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学习宣传《纲要》
- 省委常委会召开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议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重要指示精神
- 盘锦市政协八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召开
- 本溪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评选公告
- 本溪市政府召开第44次常务会议
-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着眼群众关注关切抓整改
- 大连市文联:牢记初心使命 助力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