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菇撑起了“脱贫梦”
新华社沈阳1月10日电题:小香菇撑起了“脱贫梦”
新华社记者丁非白
换上统一的工作服,戴上一次性的手套、口罩和帽子,擦上酒精消毒,给菌棒注菌……一大早,天还没亮,家住辽宁省开原市林丰满族乡魏家村的郭颖就来到了村里的香菇种植合作社上班。
郭颖今年63岁,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老伴由于车祸造成瘫痪已经卧床40多年了,前些年家里就靠郭颖一个人种地维持生活,每年收入仅有1000多元。“早就想出去打工,但是老伴离不开人,而且我年纪也大了,到哪儿也没人要。”郭颖说。
“魏家村地处山区,林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多年来,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村民主要靠种玉米维持生活。在魏家村,像郭颖这样的贫困户有近百人。”魏家村党支部原书记魏俊田说。
“要让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就要发展产业。”2017年,魏家村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发现这里的温度与湿度适宜香菇生长。在乡里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当年年末,村里成立了香菇种植合作社,建起了40栋香菇大棚。
香菇扶贫项目的启动,让郭颖这样的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郭颖说。
魏俊田告诉记者:“大棚里最多时有30多位贫困户同时做工,平均每人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
由于香菇种植见效快,魏家村的香菇种植合作社2018年年底产量就达到100多万斤,产值达到200万元,在这里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
第一次种植香菇就见到了效益,村里立即着手扩大种植规模。2019年,魏家村引资200万元再建40栋大棚,全村大棚数量达到110栋,年产量达到180万斤,总产值500多万元。目前,魏家村的香菇已经销售到全国10多个省份,今年有望实现出口。
走进魏家村,100余栋标准化香菇大棚在大田里次第排开,走进大棚,菌棒、菌种整齐地摆放其中,阵阵菌香扑面而来。如今,魏家村的香菇扶贫项目在菌棒研制、技术指导、规范管理等每个环节都不断优化升级,全产业链已具雏形。
如今,魏家村的脱贫指标全部达标,实现了整村销号。郭颖一家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郭颖已经成为合作社里的技术能手,倒垛、扒袋、采菇、注菌等工作样样娴熟,仅2019年就收入2万多元。
“现在扶贫政策这么好,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郭颖说。
- 日子变红火 农家喜盈门
春节未到,铁岭市昌图县鴜鹭树镇东堡村村民朴红艳家的喜事已接连而来。“去年刚考上大学的大女儿期末考试成绩非常好,俺今天又领了这么多工资,过年得好好庆祝一下。”
- 过上小康 人心欢畅
“杀年猪,备年货,过了小年是大年。”1月7日,距离农历小年还有一周多的时间,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云盘村任凤祥家的大肥猪已经卖出去了8头。“这两头大一点的就等着买家上门提货了。”坐...
- 省委宣传部发出通知 要求推动“新春走基层”更深入更有效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 政府工作报告
- 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中共党员大会
- 辽宁省两会党员负责同志会议召开
- 深化标本兼治 一体推进“三不”——2019年我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列报道之五
- 省应急管理厅进行全员应急值班值守培训
- 民进辽宁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在沈召开
- 农工党辽宁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在沈召开
- 全省网信办主任会议在沈阳举行
- 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
- 日子变红火 农家喜盈门
- 省政协委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 夏德仁出席并讲话
- 摸清家底理清思路服务振兴——二〇一九年省政协深入开展“补齐经济结构短板”大调研纪实
- 本溪生态立市战略向纵深推进
- 辽宁省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渤海生态保护修复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 创新机制 提升基层监督质效——2019年辽宁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列报道之四
- 全省工作实绩考核会议召开
- 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召开
- 沈阳国资系统企业公房数据将纳入监管平台
- 台盟辽宁省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